[发明专利]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2415.4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阳;师传波;吴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3/10;H01Q1/52;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张卿;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天线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缝隙与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缝隙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且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缝隙的中心区域,或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一端,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馈电点设置在第二缝隙的一端。其中,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相同或邻近且具有良好的隔离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产品,随着曲面屏柔性屏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ID)的轻薄化、极致屏占比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设计大大压缩了天线空间;同时,电子设备的一些功能如拍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摄像头数量和体积逐渐增加,加大了整机天线设计的复杂度;在这种环境下,设计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天线系统一般会出现空间不足,或者在紧凑空间采用传统设计导致系统隔离度或封包相关系数(envelop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ECC)不佳,难以满足通信频段的性能需求。当前状态下,电子设备的通信频段在很长时间内还将出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wireless systems,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频段共存的局面,天线数量越来越多,频段覆盖越来越广,相互影响越来越严重。基于这些变化,在电子设备上实现宽频段、面积小、自由度高的新型天线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天线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相同或邻近且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可以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同时,第一天线单元的辐射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的辐射单元可以平行且间隔设置,缩减天线结构所占的空间,可以适用于日益紧张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一馈电点;以及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缝隙和第二馈电点;其中,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的距离小于第一波长的四分之一或第二波长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对应的波长,所述第二波长为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对应的波长;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中心区域,或,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一缝隙的一端,所述第一馈电点用于为所述第一天线单元馈电;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第二缝隙的一端,所述第二馈电点用于为所述第二天线单元馈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天线单元采用中心对称馈电的方式,其产生的电场呈对称分布。第二天线单元采用偏心馈电的方式,其产生的电场呈反对称分布。由于第一天线单元产生的电场和第二天线单元产生的电场正交(第一天线单元的电场呈对称分布,第二天线单元呈反对称分布),因此,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较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工作频段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工作频段相同或邻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和第二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相同或邻近,且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可以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和所述第二工作频段邻近是所述第一工作频段的起始频点与所述第二工作频段的结束频点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的10%,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的频点的频率大于所述第二工作频段中的频点的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2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