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483.9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维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6 | 分类号: | H04N5/76;H04N7/18;H04N21/4408;H04N21/442;H04L9/08;G06Q10/06;G06Q50/26;G16Y20/40;G16Y40/30;G16Y4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远程 传输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执法工作的过程中,对执法记录按照固定的频率传输,可能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时指挥终端无法及时得到执法记录,可能会降低指挥调度的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执法信息并生成执法记录包;按照预设的常态频率,将执法记录包传输至指挥终端;获取执法人员的行为特征,对行为特征进行强度分析,获取执法人员的行为特征强度;当行为特征强度超过预设的响应阈值时,将执法记录包的传输频率由常态频率调节至预设的响应频率,所述响应频率高于常态频率,本申请具有提高指挥调度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秩序的维护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通过智能的社会治安稳定系统,对社会上的犯罪分子以及犯罪行为进行严密的监控以及严厉的打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治安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一线工作的治安管理人员得以通过先进的治安管理辅助设备如:监控摄像头、执法记录仪以及执法取证设备等,实现执法过程的记录视频化,进而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项目建设,增强了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执法过程中执法信息的安全性。
目前,在治安管理设备使用时,通常由治安管理设备对执法过程进行记录,并生成执法记录,然后按一定的频率间隔将记录下的执法记录发送至指挥终端进行实时读取、存储和备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执法工作的过程中,对执法记录按照固定的频率传输,可能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时指挥终端无法及时得到执法记录,可能会降低指挥调度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指挥调度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设备远程传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执法信息并生成执法记录包,所述执法记录包至少包括执法信息、记录时间及记录地点;
按照预设的常态频率,将执法记录包传输至指挥终端;
获取执法人员的行为特征,对行为特征进行强度分析,获取执法人员的行为特征强度;
当行为特征强度超过预设的响应阈值时,将执法记录包的传输频率由常态频率调节至预设的响应频率,所述响应频率高于常态频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执法信息后将执法信息与相关的记录时间和记录地点打包生成执法记录包,有助于提高执法记录包中信息的精确度;按照预设的常态频率传输执法记录包至指挥终端,有助于使得指挥终端按照一定的频率获取执法人员的执法信息,便于指挥终端对执法记录包进行收集和存储;对执法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提取,并在当行为特征强度超过预设的响应阈值时,提高执法记录包的传输频率,有助于通过行为特征的强度反映执法人员的工作状态,通过行为特征强度的增长识别执法人员可能进行执法活动,进而使得当执法人员遭遇犯罪情况时提高执法记录包的传输效率,使得指挥终端得以及时地获取现场情况,便于提高指挥调度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收集执法信息并生成执法记录包,所述执法记录包至少包括执法信息、记录时间及记录地点之后,还包括:
对执法记录包进行加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执法记录包进行加密有助于提高执法记录包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有助于降低执法信息泄露或受损的可能性,进而增强了执法记录包远程传输控制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识别执法人员的主动传输指令;
确认主动传输指令后立即传输执法记录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维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维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