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472.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代凯;吕志;王登登;刘坤;杨琪;郑航;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钴铝 三元 正极 材料 前驱 制备 方法 | ||
一种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配制镍钴二元液、偏铝酸钠溶液、液碱溶液以及络合剂溶液;络合剂为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硫酸铵、硫酸氢铵、硫化铵、硫氢化铵、五硫化二胺及硫代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向反应釜中加入底液,并通入氮气,控制温度以及搅拌转速;将镍钴二元液、偏铝酸钠溶液、液碱溶液、络合剂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当反应生成的颗粒D50达到3.0‑18.0μm时,停止进料;得到的物料经陈化、洗涤除杂、脱水、烘干、混批、筛分、除铁后包装成成品。本发明在合成镍钴铝三元前驱体的过程中调整加入的络合剂的种类以及加入量,解决了前驱体内部孔隙较少且孔隙分布无规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材料前驱体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正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决定着其电化学性能的优劣,其对前驱体的形貌和结构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因此前驱体的形貌和结构直接影响着正极材料的性能。现有的镍钴铝三元前驱体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一般采用氨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合成的前驱体内部一般为实心结构,孔隙较少且孔隙分布无规律,不利于后续前驱体烧结过程中Li+在晶体内的快速扩散,进而影响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孔隙分布均匀的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分别配制浓度为0-140g/L、镍钴摩尔比5.0:5.0~9.9:0.1的镍钴二元液,铝含量为0~50.0g/L偏铝酸钠溶液,浓度为1%~60%液碱溶液,以及浓度为0.1~20.0mol/L的络合剂溶液;所述络合剂为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硫酸铵、硫酸氢铵、硫化铵、硫氢化铵、五硫化二胺及硫代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2)向反应釜中加入底液,并通入氮气,控制温度30℃~80℃;
(3)将镍钴二元液、偏铝酸钠溶液、液碱溶液、络合剂溶液分别以流量20~1000L/h、1~200L/h、1~500L/h、1~200L/h并流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控制搅拌转速10~500rpm;
(4)当反应生成的颗粒D50达到3.0-18.0μm时,停止进料;
(5)将经步骤(4)得到的物料经陈化、洗涤除杂、脱水、烘干、混批、筛分、除铁后包装成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底液是通过将3.0~15.0m3纯水、0.1~500L络合剂溶液、0.1~100L液碱溶液混合配置得到的,所述底液pH 9.0~12.5、氨浓度为0.1~12.0g/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氮气通入量为0.01~10.0m3/h。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体积为6.0~20.0m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物料在45~85℃条件下陈化0.5~4.0h、40~95℃热水洗涤除杂。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BET(比表面积)为4.0~20.0。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合成镍钴铝三元前驱体的过程中调整加入的络合剂的种类以及加入量,解决了前驱体内部孔隙较少且孔隙分布无规律的问题,烧结而成的正极材料内部孔隙尺寸均一且分布均匀,Li+通道畅通,有利于Li+的脱出和嵌入,同时降低了循环过程中颗粒间的应力膨胀,减少了微裂纹的产生,提升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雾报警声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壶电源插头辅助拔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