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缆仿真设计及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336.1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潘;张昕;杨拉明;黄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8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设计 分析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缆仿真设计及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创建漏缆模型,并在漏缆模型基础上创建漏缆端口、天线、空气仓;在天线两臂设置理想电边界,在空气仓表面设置辐射边界,在漏缆两端口及天线设置端口激励;设置频率及频率范围、扫描变量,进行参数扫描分析和扫频分析设置;进行检查判断,若参数完整且正确,进行仿真分析;若存在错误,查找错误原因并进行修改,检查无误后,运行仿真分析。本发明能够对漏缆各频率耦合损耗和衰减常数进行准确仿真分析,与实际测试值对比分析,能够快速实现槽孔改进和优化,确定产品性能更优的槽孔尺寸和结构,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降低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漏缆仿真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缆仿真设计及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漏缆具有无线信号覆盖均匀、稳定的特性,在特定场景下可以达到天线覆盖无法满足的高速、稳定、安全的信号保障。为了降低投资建设成本,实现“共建共享”,敷设一根漏泄同轴电缆,传送所使用的2G、3G、4G、5G所有制式的信号,解决兼容700MHz-3700MHz频率5G信号同步覆盖和传输的难题。
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开有周期性缝隙,每一个缝隙都是能量传播的反射点,对于这种周期性的反射,当相邻反射点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的关系时,电缆在此频率上将产生谐振,即电能量在该频率下出现来回振荡,并出现驻波峰值和衰减峰值,解决方法是在各周期内增加开缝,使某些频率点的驻波比下降,达到工程实际的要求。漏缆设计和分析时,无法确定结构、开槽孔间距、角度、槽长、槽宽对驻波值、衰减值和耦合损耗得影响多大,需要加工不同形状外导体槽孔来验证,同时对生产的漏缆测试后,无法确定从槽长、角度、槽间距改进后更能够优化性能,从而增加研发成本,同时影响研发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快速的漏缆仿真分析方法。
专利号CN201910584096.3涉及一种虚拟现实平台下的柔性电缆仿真分析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平台下的柔性电缆仿真分析方法,具体步骤为:搭建柔性电缆仿真分析系统,电气设计模块定义电气节点,结构设计模块设计电缆结构模型,柔性电缆设置模块创建电缆仿真分析模型,柔性电缆设置模块设置电缆属性,运动仿真分析模块设置运动仿真边界条件,运动仿真分析模块进行柔性电缆运动仿真,柔性电缆仿真模块进行电缆布线优化,运动仿真分析模块进行环境因素影响分析,输出仿真结果与文件记录。本方法解决了电缆设计和柔性仿真的问题,可以实现电缆长度和装配过程的优化设计,有效减少装备研制过程中的方案反复。然而一种虚拟现实平台下的柔性电缆仿真分析方法,产品涉及电缆装配、运动时,刚性的CAD设计模型已不能满足仿真分析需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基于现有的装配工艺分析方法,针对电缆网的特点进行柔性建模。通过电缆分析仿真平台,建立电缆网装配空间的分析规则,并据此开展动态仿真,对弹上电缆的装配方法、装配顺序和装配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更快速地定位并解决问题。但该方法涉及一种柔性电缆的仿真分析方法领域,同时该方法主要是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而无法对漏缆在电磁场中不同频率的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进行仿真分析。
专利号CN201810892588.4涉及一种宽频段超柔漏泄同轴电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段超柔漏泄同轴电缆,其支持800MHz~3600MHz的使用频段,满足5G系统使用需求,其更宽的使用频段也为多系统共用提供了便利,解决多系统合路共用一根漏缆时所面临的多频点多系统接入的扩频问题、高低频单边覆盖距离差异的问题、多信号同行的干扰、串扰问题和密集布线带来的信号的恶化问题。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横截面为圆环状的护套、外导体、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腔内布置有内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其中一径向区域沿着长度方向周期性布置有至少两组槽孔组,每个槽孔组内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槽孔参数,槽孔参数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槽孔形状、渐变节距、槽宽、槽长、开槽倾角、开孔间距、组合槽孔样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存在如下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