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基高温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037.8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闫星辰;常成;邓朝阳;褚清坤;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30/02;B22F9/04;B22F10/20;B33Y7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镍基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元素组成为:Cr 15.00~25.00%、Fe 0.01~1.00%、W 1.20~5.00%、Mo 12.00~21.50%、Cu 0.80~2.00%,余量为N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元素组成为:C 0.001~0.010%、Mn 0.01~0.10%、Si 0.01~0.10%、P 0.001~0.020%、S 0.001~0.010%、Cr 15.00~25.00%、Fe 0.01~1.00%、W 1.20~5.00%、Mo 12.00~21.50%、Cu 0.80~2.00%、O0.001~0.030%、N 0.0001~0.001%,余量为Ni;
优选地,其元素组成为:C 0.003~0.009%、Mn 0.01~0.04%、Si 0.03~0.08%、P0.008~0.015%、S 0.005~0.008%、Cr 18.00~24.25%、Fe 0.1~0.6%、W 1.50~5.00%、Mo 13.50~18.30%、Cu 1.00~2.00%、O 0~0.03%、N 0~0.005%,余量为Ni。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镍基高温合金的元素组成进行配料,再进行熔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混合之后依次进行粉碎、熔炼和造粒得到镍基合金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在1200~1600℃的条件下熔炼60~8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是采用球磨的方式,粉碎至粒径为10-180μm;
优选地,所述球磨的过程中,控制球磨转速为400~800r/min,时间为20~40h,球料比为5~8:1;
优选地,磨球的材质为Si3N4;
优选地,所述球磨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喷雾造粒,并筛选出粒径范围为10-130μm的粉末;
优选地,还包括将造粒之后的粉末进行干燥;
更优选地,干燥温度为120~200℃,干燥压力为120-200MPa。
8.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或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镍基高温合金在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制备得到的镍基合金粉末采用金属增材制造的方式制备成零部件;
包括: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模型建立,然后导入到增材制造系统中进行零部件激光扫描路径的生成;将所述镍基合金粉末置于激光增材制造系统的储粉仓中,利用所述激光增材制造系统进行所需零部件的成形制造;
优选地,所述三维建模软件选自UG、Solidworks、Pro/e和CATIA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激光扫描路径的形成包括:通过将三维模型中的信息转换为多个切片,并将每个切片限定为零件的横截面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增材制造的工艺选自直接金属沉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激光近净成形、激光金属成形、选择性激光熔化和选择性激光烧结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0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