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电动汽车剩余充电时间的方法、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9989.6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达;井岩;王倩倩;周慧婕;徐启祥;浦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12 | 分类号: | B60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会会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电动汽车 剩余 充电 时间 方法 装置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确定电动汽车剩余充电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当前时刻的充电影响参数值,所述充电影响参数值至少包括: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电池温度和充电桩的最大充电电流;
设定所述当前时刻为第一时刻,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为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一荷电状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电池温度为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一电池温度;
基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第一电池温度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
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和所述第一电池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和第二荷电状态,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开始向后推迟设定的时间步长所到达的时刻;
将设定的累积时间加上所述时间步长,所述累积时间的初始值为0;
如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不为百分之百,将所述第二时刻设定为更新后的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二电池温度设定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时刻的第一电池温度,将所述第二荷电状态设定为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时刻的第一荷电状态,并返回执行所述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操作;
如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为百分之百,将所述累积时间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的剩余充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第一电池温度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和所述第一电池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标准充电电流;
将所述标准充电电流和所述充电桩的最大充电电流中的较小值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和所述第一电池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和第二荷电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设定的时间步长内的充电自产热温度;
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温度和所述充电自产热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
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和所述第一电池温度,采用安时积分法,确定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荷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设定的时间步长内的充电自产热温度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和第一电池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内阻;
基于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设定的时间步长内的充电自产热温度,包括:
确定所述动力电池的模组质量和比热容;
基于所述充电电流、电池内阻、模组质量和比热容,计算所述动力电池在设定的时间步长内的充电自产热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影响参数值还包括:所述动力电池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动力电池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一电池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时间步长内向所述动力电池所处环境传递的热交换温度;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温度和所述充电自产热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温度、所述充电自产热温度和所述热交换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之前,还包括:
确定由于电动汽车中的加热模块加热而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时间步长内产生的加热温度;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电池温度、所述充电自产热温度和所述热交换温度,确定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池温度与所述充电自产热温度、热交换温度和加热温度之和,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第二时刻的第二电池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9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