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电缆排线、挤出模头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9475.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麟;乔全宝;胡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速联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20 | 分类号: | H01B11/20;H01B13/016;H01B13/24;B29C48/154;B29C4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排线 挤出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排线、挤出模头及生产工艺,涉及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同轴电缆排线包括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元,每个电缆单元包括导体和绝缘的护套层,相邻两个电缆单元的护套层一体固定;挤出模头包括模体,模体的一端敞口且内部设有模腔,模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模孔,模孔包括至少两个连通的圆孔,圆孔数量与电缆单元的数量一致,圆孔的孔径与护套层轮廓外径相同;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作电缆单元半成品;将多个电缆单元半成品通过挤塑机的挤出模头;通过挤出模头后的电缆单元半成品表面包覆一层护套层,冷却后多个电缆单元的护套层连为一体形成电缆排线。该申请能够一次铺设操作达到同时长距离传输多路信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排线、挤出模头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具有使用频率高,对外界干扰抵抗性强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同轴电缆的绝缘介质材料主要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类材料在使用温度和使用频率上逐渐满足不了要求,因此以氟塑料作为绝缘介质的新一代同轴电缆逐步替代了老式同轴电缆。
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1420090217.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氟塑料电缆,其包括电缆芯,电缆芯包括铜丝导体和包覆在铜丝导体外的氟塑料绝缘层,电缆芯外包覆包带层,包带层外包覆内护套,内护套外包覆镀锌钢带铠装层,镀锌钢带铠装层外包覆一层氟塑料外护套。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长距离多信号的复杂使用场景中,需要多根氟塑料电缆同时铺设时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长距离传输多信号时铺设多根电缆操作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电缆排线、挤出模头及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电缆排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电缆排线,包括至少两根并排设置的电缆单元,每个电缆单元包括导体和绝缘的护套层,相邻两个电缆单元的护套层一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电缆单元能够同时进行多个信号传输,由于电缆单元的护套层一体固定,在铺设作业时可以只需铺设一次,方便操作。
可选的,多个所述电缆单元的横截面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排线的厚度与单根电缆单元的轮廓直径相同,电缆的弯曲性能保持不变。
可选的,所述导体的表面包覆有由耐温200℃以上的纤维丝缠绕形成的纤维缠绕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丝的柔软度较好,提高电缆的弯曲能力。
可选的,所述纤维缠绕层外包覆有绝缘的介质层,介质层与护套层之间设有屏蔽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质层能够加强整个电缆的机械强度,提高线缆结构稳定性。屏蔽层能够保持电缆具有高传输率的同时衰减降低。
可选的,所述导体为镀银铜包钢制作,所述导体表面的镀银层厚度为1.5-2.5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银的信号传输高于铜,电子一般在金属的表面移动,使得导体传输性能大大提高。
可选的,所述屏蔽层由镀银铜带编织而成,铜带表面的镀银层厚度为0.5-1.5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屏蔽层的屏蔽性能增加。
可选的,所述介质层为含氟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质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绝缘性以及机械强度,提高电缆排线的综合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同轴电缆排线用挤出模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速联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速联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9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