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泥潭治理和水系景观再造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7176.3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阳;舒松;陈新喜;李赟;边辉;于健伟;汤敏;余清江;房晓宇;李尧;倪士鑫;代僵浩;余少乐;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12;E02B3/16;E02D3/00;E02D5/46;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泥潭 治理 水系 景观 再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废弃泥潭治理和水系景观再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泥潭进行表层清淤,将表层的淤泥固化后作为填土;
步骤S2:对所述泥潭的地基进行原位固结,提升所述泥潭的地基承载力;
步骤S2包括:
提供水灰比为0.7的固化剂,通过水泥搅拌桩采用四搅两喷的施工工艺,进行原位固结;
步骤S3:提供防渗膜,将所述防渗膜铺设于所述泥潭的泥水界面处;
步骤S4:提供挡墙,将所述挡墙立设于所述泥潭的边坡,在所述挡墙上种植植物;
步骤S5:构建所述泥潭的水生态系统;
步骤S5包括:
提供网垫,将所述网垫设于水下且挡设于岸边植物的根系的边沿;
施工形成由所述泥潭的岸边向水体过渡的缓坡;
在所述泥潭的深水区种植沉水植物;
在所述泥潭的近岸区种植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在所述泥潭和岸边交界处设植物形成生态缓冲带;
步骤S6:提供水环境监测系统,利用所述水环境监测系统对所述泥潭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步骤S6包括:
所述水环境监测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云端和客户端;
供采集水质数据的采集单元;
供分析所述水质数据的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采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云端通信连接,所述水质数据上传到所述云端,通过所述客户端实时查看所述水质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泥潭治理和水系景观再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采用高压水泵冲刷所述泥潭表层的淤泥形成泥浆;
对所述泥浆进行初步的水土分离处理;
采用土工袋拦截泥所述泥浆的泥土颗粒,实现淤泥固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泥潭治理和水系景观再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将所述泥潭分区,按设计的顺序和方向铺设所述防渗膜;
铺设所述防渗膜时,将相邻两个所述防渗膜通过搭接方式连接,且搭接形成的接缝相互错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泥潭治理和水系景观再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
开挖锚固沟,将所述防渗膜的端部设于所述锚固沟内,采用回填土回填于所述锚固沟内以压设固定于所述防渗膜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泥潭治理和水系景观再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
在所述挡墙上采用人工配合挖机进行种植土回填,分层摊铺所述种植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