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6135.2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崇;纳日苏;肖德铭;李渊;常青;张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G01N3/02;G01N2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韩孟霞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金属 部件 疲劳 损伤 方法 | ||
1.一种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壁金属部件的侧壁外部设置辅助工装,所述辅助工装控制后壁金属部件外侧壁的温度变化与内侧壁的温度变化相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壳体、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外壳体相应轴向端部之间通过封板进行封堵连接;所述内壳体、外壳体以及两端的封板之间形成腔室;
所述内壳体的内壁面包覆在后壁金属部件的外侧壁上;
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能够对后壁金属部件的外侧壁进行加热的加热件;
所述腔室与用来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装置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金属部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来检测内壁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来检测后壁金属部件外壁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加热件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入口与冷却供给装置的出口通过进口管相连,所述腔室的出口与冷却供给装置的入口通过回流管相连;
所述进口管上设置输送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输送泵进行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敷设在内壳体内部的电热丝。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敷设在内壳体内部的感应加热线圈。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控制后壁金属部件外侧壁的温度变化与内侧壁的温度变化相同步的方法为:
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后壁金属部件的内壁温度,并将内壁温度数据传递给控制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后壁金属部件的外壁温度,并将外壁温度数据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比较内壁温度、外壁温度的大小;
当内壁温度大于外壁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加热功率增大或/和输送泵输送流量降低;
当内壁温度小于外壁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加热功率减小或/和输送泵输送流量升高;
当内壁温度等于外壁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加热功率不变、输送泵输送流量不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同轴设置在后壁金属部件侧壁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轴向两端通过壳体封板与后壁金属部件侧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后壁金属部件侧壁以及两端的壳体封板围成中空腔;
所述中空腔两端对应的后壁金属部件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流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轻厚壁金属部件热疲劳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控制后壁金属部件外侧壁的温度变化与内侧壁的温度变化相同步的方法为:后壁金属部件内的介质沿轴向流通过程中,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一部分介质沿后壁金属部件的内腔流动,另一部分介质沿一端的流通孔流入中空腔、沿另一端的流通孔回流至后壁金属部件内,从而在中空腔内引入了后壁金属部件内的流通介质;通过使中空腔、后壁金属部件内流通同一温度介质,保证后壁金属部件内壁、外壁温度变化相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有限公司,未经国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61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