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板隐蔽性病害的自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1229.0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航;高红兵;李培刚;兰才昊;吴梦笛;赵雄;霍钊;陈金连;顾伟仕;于天雨;李俊奇;韩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K9/10 | 分类号: | B61K9/10;B61D1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黄超宇;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隐蔽 性病 自动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板隐蔽性病害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小车、悬挂架、自动检测装置、搭载平台、激光传感器、工控机、外连接架、活塞套、槽型连接板、齿条、固定螺帽、活塞、电机箱、齿轮、激振锤和检测传感器,悬挂架置于检测小车上;搭载平台设于检测小车下方;激光传感器装在搭载平台内侧,用于判断检测小车行走距离并在达到设定行走距离时触发检测;外连接架置于悬挂架上,上端连接活塞套,下端穿过槽型连接板和齿条后通过固定螺帽与齿条固接;活塞置于活塞套内,下端连接齿条;电机箱与槽型连接板固接且内置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激振锤和检测传感器设于齿条下方,敲击检测时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传给工控机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板隐蔽性病害的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板是高速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件,无砟轨道板调整层在行车荷载、温度应力等作用下会产生脱空和离缝。此类损伤会对列车行驶造成巨大影响,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因此铁路轨道检测在日常铁路维护中必不可少。
对于无砟轨道板调整层隐蔽性病害的检测,目前外侧轨道板的损伤主要通过目视查找,内部损伤采取人工手持设备敲击检测的方式,这种方法耗费大量人工,所需时间较长,效率低下,而且工作强度大,工作者十分劳累,检测精准性也不能确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板隐蔽性病害的自动检测系统,用机械装置取代人工手持激振锤和传感器进行检测,极大地解放人力,提高了轨道板脱空检测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轨道板隐蔽性病害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小车、悬挂架、自动检测装置、搭载平台、激光传感器和工控机,其中:
所述检测小车放置于轨道板上;
所述悬挂架横向固定在所述检测小车上方两端,用于承载所述自动检测装置;
所述搭载平台对称设置于所述检测小车两侧下方;
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搭载平台两侧中任意一侧的下方内侧,用于判断所述检测小车的行走距离并在达到设定行走距离时自动触发所述自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外连接架、活塞套、槽型连接板、齿条、固定螺帽、活塞、电机箱、齿轮、激振锤和检测传感器,其中:
所述外连接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悬挂架上,其上端连接所述活塞套,下端穿过所述槽型连接板和齿条后通过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内置于所述活塞套内,其下端通过连轴连接所述齿条的上端;
所述电机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槽型连接板一端,且内置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所述齿轮,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用于通过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齿条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套内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激振锤和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齿条下方,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用于通过所述齿条带动其上下运动并在敲击轨道板检测时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传输给所述工控机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安装在所述搭载平台内,并与所述激光传感器和电机连接,用于通过其内部预载程序接收所述激光传感器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机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单片机、电机和激光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分别向所述单片机、电机和激光传感器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1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