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9806.2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阎清华;侯向婷;路红丽;辛言君;刘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C02F1/72;C02F101/34;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张旭东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秸秆、锯末等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材料,在此基础上原位生长类水滑石(LDHs),并在高温下进行惰性气氛煅烧制备具有磁性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TBBPA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炭基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激活PMS产生自由基降解TBBPA,60min内TBBPA去除效果能够达到90%以上,是制备良好催化剂的理想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重要的溴化阻燃剂,是目前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BFRs,约占BFRs市场的60%。TBBPA主要用于合成溴化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而聚碳酸酯树脂是印刷电路板的原料。随着TBBPA的广泛应用,这些数字可能在最近几年会继续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也会继续加深。
TBBPA具有高度亲脂性和持久性,研究表明它具有潜在的肝毒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从而对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的TBBPA处理工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基于硫酸根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已成为水净化不可或缺的技术。SO4·-通常是通过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的,因此过硫酸盐的活化方法是目前SR-AOPs技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些活化方法中,过渡金属催化剂活化PMS具有良好的效果,操作简单。但该方法带来的有害金属离子浸出、回收难等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
研究表明,通过筛选或构造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如炭基材料、黏土材料、类钙钛矿等,可有效提高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抑制活性组分溶出。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每年约有7亿多吨的农作物秸秆产出,廉价易得,且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是制备生物炭经济又环保的优良原料。生物炭作为一种热稳定性优异、化学稳定性出色的基质材料被广泛应用到了化学催化领域,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控性很强的表面活性基团,是一种绿色的催化剂载体材料。由于生物炭材料自身存在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性工作以提高其催化性能。
由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锯末、秸秆、稻壳等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炭,在此基础上原位生长类水滑石(LDHs),并在高温下进行惰性气氛煅烧制备具有磁性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磁性,解决离子浸出和回收难的问题,利于复合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利用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将PMS激活,产生自由基降解TBBPA。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用于活化PMS用于降解TBBPA,具体降解方法如下:
向TBBPA溶液中加入PMS和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启动反应;
所述PMS浓度为0.1~5mM,所述TBBPA浓度为5~50mg/L,生物炭基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075~0.25g/L;
所述生物炭基复合材料为M/N水滑石修饰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其中M为二价金属离子,N为三价金属离子Fe与Al的混合物,M/N的摩尔比为2~4,Fe3+和Al3+的摩尔比为1/3~3。
一种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生物质原材料洗净烘干,粉碎研磨后过筛制得生物质粉末备用;称取处理后的上述生物质粉末加入到碱性溶液中,制备得到生物炭混合体系;
S2:将含有二价金属阳离子M2+的溶液A和含有三价金属阳离子N3+的溶液B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混合盐溶液,使其充分溶解并络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9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