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8233.1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洪浩;王震坤;隋海然;田晓霞;张志鑫;陈壹杰;刘菲;许雪楠;冯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式热泵(100),压缩式热泵(200)、余热水系统(400)、热网水系统(500)和烟气系统(300);
所述烟气系统包括:排烟管(301)和沿烟气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排烟管上的一级换热器(311),二级换热器(312)和三级换热器(313);
所述余热水系统包括:一级余热水循环管(401)、二级余热水循环管(402)和三级余热水循环管(403);所述一级余热水循环管(401)出口与吸收式热泵发生器(110)入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发生器(110)出口与一级余热水循环管(401)入口相连,所述一级余热水循环管(401)的一段管路设置于一级换热器内部;所述二级余热水循环管(402)出口与吸收式热泵蒸发器入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蒸发器(130)出口与二级余热水循环管(402)入口相连,所述二级余热水循环管(402)的一段管路设置于二级换热器内部;所述三级余热水循环管出口与压缩式热泵蒸发器入口相连,所述压缩式热泵蒸发器出口与三级余热水循环管入口相连,所述三级余热水循环管(403)的一段管路设置于三级换热器(313)内部;
所述热网水系统包括:包括热网水第一回水管(511)和热网水第一供水管(521),所述热网水第一回水管(511)与吸收式热泵冷凝器(120)入口连接,吸收式热泵冷凝器(120)出口通过热网水第一回水管(511)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器(140)入口连接,吸收式热泵吸收器(140)出口与热网水供水管连接;还包括热网水第二回水管(512)和热网水第二供水管(522),所述热网水第二回水管与压缩式热泵冷凝器入口连接,压缩式热泵冷凝器出口与热网水第二供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吸收器(140)、吸收式热泵发生器(110)、吸收式热泵蒸发器(130)和吸收式热泵冷凝器(120)为单级或多级串联结构;所述压缩式热泵(200)为单极或多级串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式热泵(200)为多级结构,各级压缩式热泵之间相互串联连接,所述三级余热水循环管(403)依次通过每级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210)设置,所述热网水第二回水管(512)依次通过每级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水第一回水管(511)和热网水第二回水管(512)通过分水器与热网回水总管(530)出口相连,所述热网水第一供水管(521)和热网水第二供水管(522)通过集水器与热网供水总管(530)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上还设置一段排烟管支管(302),所述排烟管支管(302)入口与二级换热器(312)入口端一侧的排烟管(301)相连,所述排烟管支管出口与二级换热器(312)出口端一侧的排烟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换热器(311)、二级换热器(312)和所述三级换热器(313)的换热介质为烟气和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换热器(311)和二级换热器(312)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三级换热器为浸没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301)入口与生物质锅炉(800)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100)为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10.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烟管(301)内的烟气经所述排烟管依次进入一级换热器(311)、二级换热器(312)和三级换热器(313)释放热量,分别加热一级余热水循环管(401)、二级余热水循环管和三级余热水循环管内的一级、二级和三级余热水;一级余热水经一级余热水循环管(401)进入吸收式热泵发生器(110)降温后返回一级换热器(311)再次被加热,二级余热水经二级余热水循环管(402)进入吸收热泵蒸发器(130)降温后返回二级换热器(312)再次被加热,三级余热水经三级余热水循环管(403)进入压缩式热泵蒸发器降温后返回三级换热器(313)再次被加热;热网水经热网水第一回水管(511)依次进入吸收式热泵冷凝器和吸收热泵吸收器进行升温后汇入热网,热网水还经热网水第二回水管(512)进入压缩式热泵冷凝器(220)进行升温后汇入热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82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