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克劳斯工艺的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08079.8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郝郑平;李铁军;魏征;张凤莲;蒋国霞;王震宇;张中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3/02 | 分类号: | B01J23/02;B01J23/745;B01J23/75;B01D53/48;B01D53/72;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孝婷 |
| 地址: | 10140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克劳斯 工艺 有机 水解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硫磺回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克劳斯工艺的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式为ABOx,采用水热法合成,其中,A为碱或碱土金属元素,包括Na、K、Cs、Mg、Ca、Sr、Ba,B为过渡金属元素,包括Ti、Fe、Co,x=1.5‑3。该类材料具有组成及结构可调变性强、表面酸碱性位丰富等特点,具有优异的有机硫催化水解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硫磺回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克劳斯工艺的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酸性气硫磺回收工艺,其主要设备包括沿气流方向的制硫燃烧炉、两级克劳斯反应器等。在制硫燃烧炉中发生高温热反应,进料气中三分之一的H2S被燃烧成SO2,三分之二的H2S与生成的SO2发生克劳斯反应,离开燃烧室的混合气体被冷却,然后液体硫磺被分离,气体再先后进入两级克劳斯反应器发生克劳斯催化反应,进一步提高硫磺回收率将酸性气体中的H2S转化为硫磺回收。
克劳斯制硫反应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H2S+0.5SO2=0.75S2+H2O-47.06KJ/mol。
由于酸性气中含有烃类等杂质,将出现诸多副反应,例如:
H2S=H2+0.5S2-89.2KJ/mol,
CO2+0.5H2S=CO+0.5H2+0.5SO2-281.5KJ/mol,
CO2+1.5S=COS+0.5SO2+625.5KJ/mol,
CO2+3S1=CS2+2SO2+967.9KJ/mol。
有机硫(主要是COS和CS2)自制硫燃烧炉产生后大量存在于硫磺过程气中,受酸性气中烃类和CO2浓度的影响,过程气中COS和CS2浓度变化极大,经现场运行装置实地检测基本处于检测2000~10000ppm的范围。虽然现有的克劳斯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将部分COS和CS2转化为H2O和CO2,但克劳斯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对于有机硫的水解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极大。在315℃以上有机硫的水解率虽可达90%以上,但此时高温抑制了克劳斯反应的进行,而在220~250℃的克劳斯反应优势区,有机硫的水解率由于温度的降低迅速下降,无法满足有机硫脱除要求,导致硫磺回收装置总硫排放居高不下。现有硫磺回收领域催化剂专利技术多针对于克劳斯反应及加氢反应,这些催化剂虽具有一定的有机硫水解反应活性,但其实际应用仍存在诸多局限。目前,有关针对于硫磺回收领域的单独有机硫水解专利技术尚未见诸报导。
有机硫水解催化剂主要有氧化铝体系以及氧化钛体系。氧化铝体系水解活性较高,但材料耐硫性能较差,易积硫失活。氧化钛体系虽具有较强的抗积硫能力,但其水解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克劳斯反应优势区工况下的有机硫脱除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8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