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7514.5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军;曾四鸣;刘克成;韩鹤松;高燕宁;石荣雪;王颖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 气体 流程 周期 监控 系统 | ||
1.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终端、数据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云平台;
所述智能终端用于扫描目标电气设备上预先设置的RFID标签,根据所述RFID标签识别目标电气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并将所述设备信息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物联网云平台;所述目标电气设备为六氟化硫电气设备;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电气设备对应的六氟化硫气体的使用参数数据,并将所述使用参数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物联网云平台;
所述物联网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设备信息数据、所述使用参数数据生成所述六氟化硫气体的跟踪管理记录,以实现六氟化硫气体的全流程周期监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参数数据包括所述六氟化硫气体对应的充气钢瓶的第一重量数据、所述目标电气设备内的六氟化硫气体的第二重量数据、所述六氟化硫气体对应的回收装置的第三重量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重量采集装置、第二重量采集装置、第三重量采集装置;
所述第一重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重量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重量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物联网云平台;
所述第二重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第二重量数据,并将所述第二重量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物联网云平台;
所述第三重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第三重量数据,并将所述第三重量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物联网云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管理记录包括气体入库记录、气体使用记录以及气体回收记录;
所述物联网云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量数据生成气体入库记录,根据所述第一重量数据和所述第二重量数据生成气体使用记录,根据第一重量数据、第二重量数据和第三重量数据生成气体回收记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签生成模块;
所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电气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生成RFID标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六氟化硫气体对应的充气钢瓶的编号查询所述六氟化硫气体的跟踪管理记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杂质气体检测模块;
所述杂质气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电气设备中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并将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物联网云平台;
所述物联网云平台还用于根据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对所述目标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根据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对所述目标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具体过程为:
基于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确定目标杂质气体;
将目标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输入至预设的第一诊断模型中,得到目标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第一诊断结果;所述第一诊断结果包含多组目标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放电故障类别、以及与放电故障类别对应的放电能量;
将目标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六氟化硫的初始含量、第一诊断结果输入至预设的第二诊断模型中,得到多组目标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杂质气体的理论含量;
基于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多组目标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杂质气体的理论含量确定目标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放电故障类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氟化硫气体全流程周期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确定目标杂质气体,包括:
基于各种杂质气体的实际含量确定各种杂质气体的影响度;其中,各种杂质气体的影响度为各种杂质气体对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的影响程度;
基于各种杂质气体的影响度确定目标杂质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75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