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水凝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1751.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国翠平;黄骏;鲁道欢;于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C08J3/24;C08J3/075;C08L5/08;C08L89/00;A61L15/28;A61L15/32;A61L15/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凝胶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水凝胶海绵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多孔水凝胶海绵,孔隙结构可控、均匀且相互连通,有效地增加了水凝胶海绵内部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提高多孔水凝胶海绵的吸水性及止血效率。本发明将多孔水凝胶冻干制得多孔水凝胶海绵,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的多孔水凝胶海绵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用于各种创面的快速、高效止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水凝胶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止血是创伤治疗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止血是减少伤亡的关键措施,为避免因失血过多造成的死亡,相关科研人员力争研究出效果优良的止血材料。传统的止血材料与产品主要为止血纱布、绷带和止血海绵,临床应用发现此类产品的止血效果较差,体内不可降解,难以被机体吸收,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如何开发新型、可降解、易吸收的止血纱布或海绵成为研究的热点。
新型的多孔水凝胶材料具有特定的网络交联结构,具有半通透性等功能特点,被用作医用止血敷料。一般湿性水凝胶作为止血材料时,是通过物理封堵的作用进行止血,且多数湿性水凝胶由于粘结性能差、机械性能差等缺陷导致止血效率低下;而现有技术中一般干性水凝胶止血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常见的制备生物多孔水凝胶的方法主要有盐浸出法、相分离法、冻干法、气体发泡法等,但这些方法往往缺乏均匀的、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和孔径,或是制备过程中需要引入额外化学品增加毒性,不利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快速、高效止血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多孔水凝胶海绵,其孔隙结构均匀可控且相互连通。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上述多孔水凝胶海绵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上述多孔水凝胶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多孔水凝胶海绵,所述多孔水凝胶海绵的制备原料包括含双键的透明质酸或含双键的明胶、光引发剂和致孔剂。含双键的透明质酸和含双键的明胶均为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促进水凝胶海绵的止血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水凝胶海绵的孔结构孔径为30μm~300μm;本发明中,孔径大小会影响多孔水凝胶海绵的止血效果。当孔径过小时,会导致多孔水凝胶海绵对水分子的吸收效果降低,无法起到对血液浓缩的效果;当孔径过大时,会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过度吸收,降低了血液中血小板的浓度,导致多孔水凝胶海绵的止血作用减弱。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双键的透明质酸为甲基丙烯酸酯化透明质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双键的明胶为甲基丙烯酸酯化明胶。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含双键的透明质酸或所述含双键的明胶的双键接枝率为50%~70%。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次膦酸锂、2,2-二甲氧基-苯基乙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致孔剂为明胶微球。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明胶微球的粒径为30μm~600μm。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水凝胶海绵的凝血指数(BCI)为15~33。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水凝胶海绵的红细胞粘附率为4.27%~11.23%。
在本发明的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水凝胶海绵的溶血率为0.16%~1.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1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