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品质味精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0770.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婷;赵兰坤;王小平;王峰;吴国强;孙钦波;刘世周;梁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22 | 分类号: | A23L27/22;A23L27/24;A23L5/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265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品质 味精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品质味精的生产方法,通过联合粉末活性炭脱色+炭柱二次脱色+树脂柱脱色三重混合脱色技术,以达到增强味精在颜色、亮度、白度等方面的感官指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品质味精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谷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分子内含两个羧基,化学名称为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为无色晶体,有鲜味,微溶于水,而溶于盐酸溶液,等电点3.22。大量存在于谷类蛋白质中,动物脑中含量也较多。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参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味精由谷氨酸制备而得。
由于发酵法生产 L-谷氨酸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了玉米浆以及灭菌等原因,使发酵液呈现不同程度的褐色。发酵液经除菌体和杂蛋白后,还具有不同程度的黄褐色色素,使产品带有颜色。为制得纯净的味精,发酵液须经脱色处理。研究表明,有色物质主要是有机离子、两性有机化合物、含多酚羟基的有机物等。目前国内发酵液的脱色方法主要采用活性炭脱色。但是脱色方法和具体工艺参数决定着脱色效果和晶型质量。
影响味精晶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中和料液纯度和吸附剂等因素。所谓料液的纯度就是料液中杂质含量的多少。杂质主要分为金属离子、色素和蛋白质等。料液纯度高, 易结晶,晶体好。味精整个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料液的纯度问题。料液纯度高,不仅结晶速度快、结晶效率高,而且结晶出的晶型好;相反若料液纯度差,进入结晶锅后料液发浑,从而不愿长晶,味精晶型不规整,晶体缺乏亮度。因此势必还需增加整晶次数、延长单锅操作周期,由于晶体沿长轴向长晶速度高于沿圆周长晶速度,而整晶对晶体的融化面积是圆周大于两端,因此不易产生粗壮型味精。这种做法产生的一个更不利的因素,就是很容易损伤晶体,使晶型易产生亚铃型体或大小头型体。因此料液纯度是至关重要的。
金属离子,特别是Ca2+、Mg2+对味精结晶及晶型有不良影响。一般工艺要
求结晶过程Ca2+含量要少于2000mg/kg,否则,味精易结硬块、晶体松脆、发暄。
其他金属离子,特别是Fe2+含量太高,则不仅会严重影响料液透光率,影响结晶,而且成品味精久储后,颜色易发黄,影响产品质量。味精精制过程中,在中和脱色工序一般可完全使用再生粉末活性炭或添加少量新炭混合使用进行脱色,这样不仅可避免新的粉末活性炭给板框过滤带来的过滤困难,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活性炭的使用成本。但这种做法如果在旧炭再生处理过程中不进行酸洗,则会对味精结晶产生较大的影响,浓缩结晶锅内料液会出现难结晶和结白晶块的现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工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品质味精的生产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提高味精纯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品质味精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谷氨酸钠发酵液置于碟片离心机离心,去除菌体沉淀,所得液体经过微滤膜过滤,然后经过超滤膜过滤;
步骤2)将超滤膜过滤后的料液进行粉末活性炭脱色,将脱色后料液打入一次板框、二次板框进行过滤,除去料液活性炭及杂质;
步骤3)进入颗粒炭柱二次脱色,提高料液透光率;
步骤4)经炭柱脱色后利用树脂柱脱色;
步骤5)经过树脂的脱色液进入浓缩锅进行浓缩结晶;
步骤6)离心收集晶体,烘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