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露天矿内排土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760.5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佘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B3/06;E02D31/02;E21C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耿蕾 |
地址: | 02600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矿 内排土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露天矿内排土场包括:内排土场本体,所述内排土场本体上设置有排弃区;至少一个集储水地层结构,每个所述集储水地层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排弃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来解决现有的蓄水池占用露天矿内排土场有效作业区的空间大,不利于开采及运输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露天矿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
背景技术
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破坏原始地层的含水层,造成大量水资源涌入矿坑中,在工作帮与排土场之间形成大的蓄水池,严重影响工作帮底部台阶的推进以及内排土场的快速跟踪。
蓄水池占用大量空间,造成坑底距太长,使生产过程中的端帮运输距离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另外,蓄水池中汇集的矿坑水含有大量泥沙,需要长时间沉淀处理才能被利用,沉淀过程中,大量水资源蒸发散失。
因此,需要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来解决现有的蓄水池占用露天矿内排土场有效作业区的空间大,不利于开采及运输等。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露天矿内排土场,包括:
内排土场本体,所述内排土场本体上设置有排弃区;
至少一个集储水地层结构,每个所述集储水地层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排弃区。
可选地,所述集储水地层结构包括:容置槽、至少一个集水池和防蒸发层,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储水层;每个所述集水池均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每个所述集水池和所述储水层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层过滤结构;所述容置槽和/或所述集水池上至少局部覆盖有所述防蒸发层。
可选地,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在所述集水池和所述储水层之间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
可选地,所述集水池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之间至少局部设置有隔离层。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宽度自槽口到槽底呈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内至少局部设置有柔性防渗层。
可选地,所述集储水地层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集储水地层结构自所述排弃区向着远离工作帮一侧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集储水地层结构之间设置有阻水坝,所述阻水坝上设置有抽水井。
可选地,所述抽水井与相邻的所述集储水地层结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管,每个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另外,可选地,所述连通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通管沿着所述抽水井的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露天矿内排土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露天矿内排土场,每个集储水地层结构能够对矿坑水进行收集和储存,集储水地层结构为水流提供存储空间,避免大量水流进入端帮和工作帮之间的蓄水池,进而减少或取消蓄水池的容积,进而避免坑底距过长,降低运输距离以及生产成本。同时,至少一个集储水地层结构设置在排弃区,可对排弃区的空间进行有效利用,不会额外占用空间,避免占用露天矿内排土场有效作业区的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露天矿内排土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露天矿内排土场的A-A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露天矿内排土场的B-B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靴底沿条中底滚边装置
- 下一篇: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