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副黄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6248.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云;于金平;吕世鹏;周冬琴;李琦;侯炤琪;刘壮壮;丰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7;A01P21/00;C09K17/14;B09C1/10;C02F3/34;C12R1/3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副黄假单胞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株副黄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所述副黄假单胞菌于2020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21。本发明副黄假单胞菌CNBG‑PGPR‑7同时对多种重金属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有植物促生功能、固氮、溶磷和分泌铁载体能力;并且可以促使鼠尾草种子的发芽率提高约10%左右,提高鼠尾草地上部生物量20%‑30%,地下根系生物量11%‑65%;并且可以增加鼠尾草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提高修复效率。可用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可接种到重金属耐性或超积累植物根际,以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副黄假单胞菌及其在植物促生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菌是环境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比表面积大、繁殖快和代谢旺盛等特点。某些细菌能够产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抗逆性,甚至能抑制有害微生物,这类细菌被称为植物促生菌。植物促生菌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植物促生菌的直接促生作用主要是通过合成某些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的物质,如植物生长激素(IAA)、含铁细胞等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某些无效元素的形态,使之被植物有效化吸收,如溶磷、固氮、解钾。植物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间接作用,是抑制或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并通过诱导植物系统抗性提高植物自身对疾病的防卫机制,从而降低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某些植物促生菌除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外,还可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进而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和吸收能力。一方面,植物促生菌通过排除、生物吸附、沉淀和生物累积作用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进而降低植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另一方面,植物通过分泌低分子量化合物如有机酸、氨基酸、酶类等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物,增加其植物有效性,促进植物吸收重金属,加强植物修复效率。
假单胞菌属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根际土壤及各种植物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假单胞菌中发现了多种活性代谢产物,并且假单胞菌在植物根际竞争定殖能力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促生菌资源。然而目前研究最多的仅有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da)、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和丁香假单胞菌(P.syringae),而关于假单胞菌中其他种的报道较少。因此,挖掘新的具有植物促生和污染防治能力的假单胞菌属细菌种质资源,对推进农业减肥、减药绿色发展,提高环境污染整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parafulva),所述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于2020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21,分类命名为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在植物固氮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在植物分泌铁载体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在降解无机磷中的应用。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副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rafulva)在重金属耐受方面的应用。
其中,所述重金属为Pb、Cu、Zn、Cd和Cr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