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加代水培生态舱、系统及育苗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5947.3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吴学莉;庄喻韬;安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作物 水培 生态 系统 育苗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加代水培生态舱、系统及加代育苗管理方法,包括:育苗管理系统,所述育苗管理系统包括取像单元、育苗分析模块和育苗控制模块,所述取像单元用于获取育苗图片,所述育苗分析模块对育苗图片识别图像特征以获取育苗种类和育苗生长状态,并控制所述水培育苗装置;水培育苗装置,包括灌溉控制单元和灌溉液流通单元,所述灌溉控制单元与所述育苗管理系统电连接,在育苗管理系统的控制下控制灌溉液在所述灌溉流通单元内的流动以实现喷淋灌溉或潮汐灌溉。本发明的生态舱和生态系统,能够进行多种育苗的加代培育的智能化管理,通过设置配置两套灌溉系统对应育苗生长状态调整灌溉方式,能够优化育苗培育效率,提高育苗培育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种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加代水培生态舱、系统及加代育苗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稻、小麦、玉米、豆类以及油料作物等植物育种方面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局限,据统计国内水稻育种研发团队有上万个,由于水稻对气温和光照条件要求很高,所以每年都要到往返海南南繁进行水稻加代育种,而且每年也只能加代两次,由于种植在室外无法精确管理,也会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影响,效率并不高。
现有技术中的育苗舱装置多为单一种类育苗,对育苗舱的典型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智能化水平、节水、温湿度调节、结构布置以及灌溉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为了提高培育效率和合理利用资源,对于提高育苗舱的使用率以及适用于多种育苗加代培育的综合培育系统的需求逐渐突显,由此对水培育苗舱的集成化设计、育苗装置的适用性和培育效率提出了更高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加代水培生态舱、系统及加代育苗管理方法,采用轮种的方式,能够适用于多种植物的加代培育,从而提高生态舱的利用率。
为此,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的加代水培生态舱,包括:
育苗管理系统,用于对生态舱内多种育苗加代培育的综合管理;
所述育苗管理系统包括取像单元、育苗分析模块和育苗控制模块,所述取像单元用于获取育苗图片,所述育苗分析模块对育苗图片识别图像特征以获取育苗种类和育苗生长状态,所述育苗控制模块基于所述育苗种类及所述育苗生长状态生成灌溉调节指令;
水培育苗装置,包括灌溉控制单元和灌溉液流通单元,所述灌溉控制单元与所述育苗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灌溉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灌溉调节指令,控制灌溉液在所述灌溉流通单元内的流动以实现喷淋灌溉或潮汐灌溉。
进一步地,所述水培育苗装置还包括育苗床,所述育苗床设置在水平方向,用于摆放种植盘;
所述灌溉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灌溉液流通单元包括泵水装置、储水装置和循环管路;
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与所述泵水装置进液端连接的进水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泵水装置出液端连接的喷淋灌溉管路和潮汐灌溉管路;
所述储水装置包括供液水箱,所述供液水箱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所述喷淋管路在所述育苗床的顶部设置,所述潮汐灌溉管路在所述种植盘的摆放位置设置;
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泵水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控制所述泵水装置和所述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灌溉液回收管路,所述灌溉液回收管路的进水口对应所述种植盘的底部出水口设置,所述灌溉液回收管路的出水口连通至所述供液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装置还设有独立的回收水箱,所述灌溉液回收管路接入所述回收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5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5-二芳基噁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