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与集料配合嵌挤的沥青路面人造增强骨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3614.7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国;郑佳艳;黄世武;黄鹏宇;曾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庆国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集料 配合 沥青路面 人造 增强 骨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与集料配合嵌挤的沥青路面人造增强骨料,所述增强骨料包括若干具有嵌条的人造颗粒料,所述人造颗粒的嵌条沿空间分布并可与集料相互嵌挤形成嵌锁结构;组成骨料的人造颗粒均由人工设计制造,该人造颗粒选择高强度和高延性金属材料制成,特有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可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不折断破碎,人造颗粒与普通集料嵌挤后能形成较高的内摩阻力,使集料不会产生滑移,在外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塑性流动趋势,嵌锁作用强,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骨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与集料配合嵌挤的沥青路面人造增强骨料。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由沥青和矿质集料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作用构成的结合体,其特点是沥青含量多,粗集料相互之间的接触面多,兼有嵌挤型和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集料性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低温裂和常温耐疲劳等力学性能。而嵌挤型和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内部摩阻力和内摩擦角。粗集料石质的坚韧性颗粒形状、表面纹理、粗糙程度和棱角性都影响集料的相互嵌挤与结合效果。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不符合要求,都将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和长期使用特性有极大的影响。沥青路面的集料结合面,细观上看,是沥青与石粉形成的、相对薄弱的沥青膜界面,该界面在剪切作用下,两侧集料会发生滑移;这就造成了沥青路面材料宏观上塑性流动性大,易形成车辙、推移等永久性变形。车辙现象就是沥青路面材料内部滑移的宏观表现。沥青混凝土的这种内部组织结构,使它天然具有内部容易滑移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与集料配合嵌挤的沥青路面人造增强骨料,可解决沥青路面材料因宏观上塑性流动性大,易形成车辙、推移等永久性变形导致的沥青混凝土内部易滑移的问题。
本发明的用于与集料配合嵌挤的沥青路面人造增强骨料,所述增强骨料包括若干具有嵌条的人造颗粒,所述人造颗粒的嵌条沿空间分布并可与集料相互嵌挤形成嵌锁结构;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至少具有三根嵌条;
进一步,所述嵌条沿空间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嵌条沿空间中心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的相邻嵌条之间具有平滑过渡曲面;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的嵌条的长度不大于2cm;
进一步,所述嵌条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部沿空间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嵌条为柱形结构,柱形结构的底部沿空间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为铝材料或钢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用于与集料配合嵌挤的沥青路面人造增强骨料,组成骨料的人造颗粒均由人工设计制造,该人造颗粒选择高强度和高延性金属材料制成,特有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可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不折断破碎,人造颗粒与普通集料嵌挤后能形成较高的内摩阻力,使集料不会产生滑移,在外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塑性流动的趋势,嵌锁作用强,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人造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人造颗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庆国,未经杨庆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