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3266.3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殷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思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D187/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杨艳霞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改性 丙烯酸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丙烯酸(AA)10-20份、丙烯酸羟丙酯(HPA)20-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0-25份、丙烯酸丁酯(BA)20-25份、丙烯酸异辛酯(EHA)15-2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4~5份、正丁醇40~50份、乙酸丁酯4~5份、环已酮2~3份、丁酮40~50份、环氧树脂25~40份、纳米SiO2 1~2份和固化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酮为分析纯,且为国药集团生产的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采用工业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为湖北四海化工生产的产品;所述固化剂为IPDI三聚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所述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其中硬单体和软单体的用量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用量为软硬单体总量的6%~15%,环氧树脂的型号为环氧树脂E-03。
7.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材料:准备下述材料:丙烯酸(AA)10-20份、丙烯酸羟丙酯(HPA)20-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0-25份、丙烯酸丁酯(BA)20-25份、丙烯酸异辛酯(EHA)15-2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4~5份、正丁醇40~50份、乙酸丁酯4~5份、环已酮2~3份、丁酮40~50份、环氧树脂25~40份、纳米SiO2 1~2份和固化剂1~2份;
步骤2:倒入反应釜:将丙烯酸(AA)10-20份、丙烯酸羟丙酯(HPA)20-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0-25份、丙烯酸丁酯(BA)20-25份、丙烯酸异辛酯(EHA)15-25份、过氧化苯甲酰(BPO)4~5份和正丁醇40~50份按照比例配置好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取出预先配好的引发剂、单体混合液,从中取出三分之一倒入反应釜,启动反应釜进行反应;
步骤3:添加材料:启动反应釜,反应釜升温至108℃回流,引发剂和单体混合液均受热溶解,搅拌使其充分混匀,各种原料混合液起粘一小时后,将纳米SiO2分散液、剩余单体和引发剂混合成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缓慢滴入反应釜,在两个小时滴完;
步骤4:制成树脂:反应釜开始降温混合,降温至100℃左右,然后进行两个小时的保温反应,当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液冷却至50℃后,向反应釜的内部添加环氧树脂混合液,继续反应混合半个小时后降温,添加乙酸丁酯稀释混合反应,从而制成得到淡黄色透明的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最后将固化剂倒入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混合后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2中,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一种,其用量为软硬单体总量的1.5%~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3中,纳米SiO2分散液包括SiO2和环己酮,将SiO2添加入环己酮进行分散液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4中,环氧树脂混合液包括环氧树脂和丁酮,事先使用丁酮稀释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思迈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思迈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2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塑料分类回收装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滑耐磨采煤机电缆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