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长余辉发光的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及长余辉材料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3211.2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网;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5;B82Y20/00;B82Y30/00;B82Y40/00;C08F283/06;C08F220/20;C08F2/44;C08K9/10;C08K3/04;B33Y70/1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余辉 发光 纳米 颗粒 二氧化硅 复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长余辉发光的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点与介孔二氧化硅;以介孔二氧化硅对碳点进行封装,形成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碳点的结构,固体状态和水溶液中均具有稳定的长余辉发光特性;余辉时间达到1.35s,最佳激发波长在350nm,余辉最大发射波长在520nm;所述具有长余辉发光的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以微波辅助方法制得的碳点颗粒与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制备成0.25mg mL-1的混悬液,加入直径在70-80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4.48g后进行超声分散;
步骤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密封后,于100-180℃下加热2h;
步骤3:将步骤2的溶液经6000rpm离心80-10min,弃去上清液后,沉淀加入无水乙醇溶液进行超声重悬,反复离心沉淀过程重复3-4次,然后加入乙醇重悬,得到混悬液中具有长余辉发光的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
所述碳点颗粒采用微波辅助方法制备得到,其原料为磷酸与乙醇胺,在微波下合成后,利用透析手段进行纯化,得到固态具有长余辉性质的碳点颗粒;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采用软模板法制得,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表面活性剂,以三乙醇胺为表面活性剂,利用原硅酸四乙酯制备得到。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长余辉发光的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用于3D打印的长余辉材料,其特征在于组份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丙烯酸羟乙酯∶聚乙二醇700交联剂∶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膦的质量比为:10-50∶100∶12∶1。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3D打印的长余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将纳米颗粒-碳点@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混悬液经12000rpm转速下离心5-10min去除溶剂后,与丙烯酸羟乙酯、聚乙二醇700进行混合,混合溶液需经360W超声下分散30-60min至纳米颗粒与溶液混合均匀;
步骤3):随后避光加入引发剂超声1-2min混合,避光保存或直接用于3D打印。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3D打印的长余辉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光固化成型SLA的光敏树脂,适用于配备有自上而下405nm紫外投影光照的3D打印机,用于制备立体发光标识,复杂发光3D立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2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康跟踪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