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动力机器人行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9670.3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军;唐源江;常雨康;王晓聪;杨聪楠;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4100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机器人 行走 方法 | ||
1.一种多源动力机器人行走方法,该行走方法用于如下结构的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架(1)及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行走装置包括可伸缩的支腿以及安装在支腿上的行走轮(5),所述行走轮(5)包括同一轴线设置、分布于机架(1)不同侧的两个第一滚轮(51),还包括固定于机架(1)或行走装置上的第二滚轮(52),所述第二滚轮(52)位于第一滚轮(51)的前方;在高度方向上,第二滚轮(52)与第一滚轮(51)的相对位置在支腿伸缩过程中线性可调;所述行走方法基于感知系统实现路况识别,在识别出行走路径上包括需要跳跃越障的障碍物或壕沟时,通过执行跳跃方法控制机器人进行跳跃越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跃方法包括机器人姿态控制步骤,所述姿态控制步骤为:
在执行起跳动作之前,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姿态,使得机器人的重心落在第一滚轮(51)与第二滚轮(52)之间,腾空触发时机器人由第一滚轮(51)和第二滚轮(52)共同支撑;
在腾空阶段,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姿态,使得机器人的重心落在第一滚轮(51)与第二滚轮(52)之间,且第一滚轮(51)位于第二滚轮(52)的下方或同高位置;
在触地阶段,行走轮(5)对机器人的支撑方式为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第一滚轮(51)首先触地,且后续通过支腿收缩进行落地缓冲;在落地缓冲阶段,随着机架(1)的高度下降第二滚轮(52)触地;
方式二:第一滚轮(51)和第二滚轮(52)同步着地;
采用方式一时,第二滚轮(52)与第一滚轮(51)均安装在支腿上,且第二滚轮(52)与第一滚轮(51)的相对位置固定,当第二滚轮(52)触地后,支腿继续通过收缩进行落地缓冲,而后通过锁定支腿的状态,对机器人形成刚性支撑;
采用方式二时,第二滚轮(52)与第一滚轮(51)均安装在支腿上,且第二滚轮(52)与第一滚轮(51)的相对位置固定,当机器人触地后,支腿通过收缩进行落地缓冲,而后通过锁定支腿的状态,对机器人形成刚性支撑;
所述支腿包括可伸缩的连杆机构(4),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设置在连杆机构(4)底侧、在连杆机构(4)伸缩变形时为摇臂的第三连杆(43),所述第二滚轮(52)与第一滚轮(51)均安装在第三连杆(43)上;在第三连杆摆动时,第一滚轮(51)与第二滚轮(52)的相对位置可转换为:第二滚轮(52)的支撑轮面位于第一滚轮(51)支撑轮面的上方;
采用方式一时,通过连杆机构(4)的变形控制支腿的落地和落地缓冲姿态或状态;
采用方式二时,通过连杆机构(4)的变形控制支腿的落地和落地缓冲姿态或状态;
所述锁定支腿为维持连杆机构(4)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动力机器人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跳跃方法还包括跳跃判定步骤,所述跳跃判定步骤为:
S1、通过所述感知系统,确定障碍物或壕沟的尺寸;
S2、根据S1的结果,确定机器人的起跳位置;
S3、结合S1和S2的结果,根据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确定机器人需要的姿态和力矩;
当机器人的性能满足所述姿态和力矩需求时,判定为可执行起跳;
当机器人的性能不满足所述姿态和力矩需求时,执行以下行走方法步骤中的一种或几种:转向绕行、发送不可越过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动力机器人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4)还包括第二连杆(42)及第一连杆(41),所述第一连杆(41)及第二连杆(42)均通过转轴铰接连接于第三连杆(43)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
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各自与第三连杆(43)的转轴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连杆(41)通过驱转装置(3)连接在机架(1)上,且驱转装置(3)作为连杆机构(4)伸缩变形的动力源;
第二连杆(42)铰接连接在机架(1)上;
执行起跳动作过程中,驱转装置(3)作为连杆机构(4)的伸长动力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96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内涝救生船
- 下一篇:行走装置、用于行走装置的行走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