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128个锂电池同时进行IROCV快速测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528.7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恒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08 | 代理人: | 孙静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8 锂电池 同时 进行 irocv 快速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电压测试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对128个锂电池同时进行IROCV快速测试的方法,首先对锂电池接入IROCV系统控制接口,并采用电流型SPI总线,单芯片能够用于锂电池电压检测和均衡控制两项工作,总系统主要采用可堆迭结构,这样可以提供更大规模的电压检测系统,芯片待机期间不会产生很大的功耗,锂离子蓄电池管理芯片在电池电压检测系统的应用结构中,主要是以总线管理和SPI总线两个设备完成通信操作,SPI总线将运行指令发布到指令解析器中,通过锂电池测试系统可以同时对128个锂电池进行同时的测试,借由将128个锂电池的电压进行串联,来进行实际的电压检测,同时将该电压进行定标,这样定标后的系统在电池电压检测的过程中精准度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电压测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128个锂电池同时进行IROCV快速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锂离子蓄电池,更多是通过多节单体电池串联的方式应用,也只有这种方法才符合动力电源电压提出的诸多要求,电池性能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制作工艺和散热条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单体电池温度和电流检测这两项工作操作难度较低,其中温度检测建议使用热敏电阻和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电流检测建议通过霍尔电流传感器进行,然而串联锂离子蓄电池组是为了确保应用期间的安全性,并延长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在工作中运用电压检测系统,对单体电池电压和电流等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128个锂电池同时进行IROCV快速测试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将128个锂电池的电压进行串联,来进行实际的电压检测,同时将该电压进行定标,这样定标后的系统在电池电压检测的过程中精准度非常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128个锂电池同时进行IROCV快速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对锂电池接入IROCV系统控制接口,并采用电流型SPI总线,单芯片能够用于锂电池电压检测和均衡控制两项工作;
(b)总系统主要采用可堆迭结构,这样可以提供更大规模的电压检测系统,芯片待机期间不会产生很大的功耗;
(c)锂离子蓄电池管理芯片在电池电压检测系统的应用结构中,主要是以总线管理和 SPI 总线两个设备完成通信操作,SPI 总线将运行指令发布到指令解析器中,分析之后以数据寄存器读出总线指令;
(d)单体电池电压检测和均衡控制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依靠数据寄存器,同时使用12 位模数转换器,多路选通器,全面采集所有单体电池的电压,并将最终所得结果储存在电压寄存器,利用SPI总线向主控制器传输结果;
(e)电压检测系统内部的STM32F103RCT6为SPI总线主机,电池管理单元主要依靠LTC6803 芯片得以运行,并且在电流型 SPI 总线的帮助下将诸多单元级联处理,电池管理单元针对单体锂离子电池进行实时监督;
(f)电压检测系统控制程序是在 SPI 总线主机控制器内运行的 MCU 程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发出具体指令,控制程序则负责进行采集和处理单体电压数据等一系列工作。
优选的,所述芯片在备用模式状态下,功耗仅为12微安,且芯片转化速度较快,13ms便可以结束电池测量,自测试功能电路和导线开路连接故障检测功能为操作提供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标定操作中高精度仪表标定完成便可以将电压值作为实际输入量,电压检测系统对数值进行读取后,便可以确定计算需要的原始参数。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测试系统可以同时对128个锂电池进行同时的测试,借由将128个锂电池的电压进行串联,来进行实际的电压检测,同时将该电压进行定标,这样定标后的系统在电池电压检测的过程中精准度非常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