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451.3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懂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安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 32588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废弃物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粗骨料500‑700份、石灰石150‑300份、粘土矿80‑150份、水泥混合材料60‑80份、细骨料300‑600份、减水剂15‑30份、增强剂15‑30份和水若干;该废弃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如下:S1:废石筛选;S2:水泥制备;S3:原料混合;S4:原料出料,S5:混凝土板制备,S6:测量。该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混凝土本身的粗料比的不同调节,实现透水性的改变,且保证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率的同时,降低原材料成本,增加对废石的再利用效率,节省资源的同时,进行面层或基层的填充使用,减少整体的加工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石的混凝土再利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废石是指已采下的不含矿的围岩和夹石的通称。在露天采矿场内,把剥离的覆土、围岩及不含工业价值的脉石通称废石,这些废石必须及时排弃到一定地点,能容纳废石的场所称为废石场。但是废石本身仍然具有可再利用效果,可用于混凝土的再利用,在透水混凝土中提高废石的占用比,可以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空间浪费。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该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包括以下的成分:粗骨料500-700份、石灰石150-300份、粘土矿80-150份、水泥混合材料60-80份、细骨料300-600份、减水剂15-30份、增强剂15-30份和水若干。
优选的,所述粗骨料为颗粒直径为10-30mm且经过筛选的石灰岩、细砂岩、石英岩、结晶相对较细的花岗岩、闪长岩、片麻岩和玄武岩的废石颗粒,所述石灰岩占粗骨料的35%,所述细砂岩占粗骨料的12%,所述石英岩占粗骨料的18%,所述花岗岩占粗骨料的8%,所述闪长岩占粗骨料的12%,所述片麻岩和玄武岩的废石颗粒占粗骨料的20%,且石粉含量不超过0.5%,且石粉含量不超过0.5%。
优选的,所述石灰石和粘土矿均可部分采用包含相应成分且符合使用标准的的废石尾矿颗粒和常规型号的矿石颗粒。
优选的,所述水泥混合材料包括高炉渣、粉煤灰、废石尾矿中的玻璃质火山岩、凝灰岩和浮岩。
优选的,所述细骨料为经过筛选后的尾矿砂,且尾砂矿值不大于1.4,石粉含量不大于7%。
优选的,所述增强剂为具有反应活性的碱金属硅酸盐或改性的碱金属硅酸盐,且碱金属硅酸盐的主要原材料为废石尾矿中的含硅石材。
具体地,一种工业废弃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废石筛选:对废石材料中可利用的矿料进行采取和筛选,并将相应的原料进行分类存储,用于后续的制备加工,并且对矿料颗粒的尺寸进行筛选,保证复合对废石再利用的规定标准;
S2:水泥制备:将石灰石150-300份、粘土矿80-150份作为原料加入水泥的制备,并加入水泥混合材料60-80份,得到符合标准的100-200份水泥;
S3:原料混合:将粗骨料500-700份、水泥100-200份、水泥混合材料60-80份、细骨料300-600份,按混凝土加工工艺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并充分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在混合后加入减水剂15-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安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安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