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陆地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175.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7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祥;蒋峥;佘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4;H04W3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陆地 网络 切换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陆地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生成测量信息,并通过网络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信息;终端通过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源基站的切换信息,切换信息是由测量信息决定的;终端根据切换信息进行配置,并将配置成功消息反馈给源基站,其中切换信息包括网络切换触发时间和候选小区配置信息;终端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达到网络切换触发时间,以及终端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网络切换至候选小区。实现了提高网络切换的成功率和准确性,进一步增强了网络服务的连续性,提高了网络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陆地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5G在陆地蜂窝网移动性增强研究中引入了条件切换技术,以提高切换的鲁棒性。在条件切换中,网络为用户终端设备提前配置切换执行条件和多个候选小区,用户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切换。在非陆地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场景下,由一个或几个卫星网关为地面上的移动终端提供连续服务。尤其是在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的场景下,需要移动终端不间断地进行网络切换以保障服务状态的连续性。
由于卫星的传播时延较大,现有网络切换技术应用在非陆地系统中很容易失败。因此,如何在非陆地网络系统中提高网络切换的成功率以确保服务连续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陆地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在非陆地网络系统中执行网络切换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不足导致的网络服务连续性差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非陆地网络切换方法,包括:终端生成测量信息,并通过网络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信息;终端通过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源基站的切换信息,切换信息是由测量信息决定的;终端根据切换信息进行配置,并将配置成功消息反馈给源基站,其中切换信息包括网络切换触发时间和候选小区配置信息;终端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达到网络切换触发时间,以及终端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网络切换至候选小区。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测量信息还包括:终端对邻区的测量结果和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生成测量信息之前包括:终端通过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源基站的波束信息;以及终端根据波束信息触发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根据波束信息触发测量还包括:如果波束信息是地面固定型波束,则终端触发测量;如果波束信息是地面移动型波束,则终端按预设周期触发测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生成测量信息,并通过网络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信息,并通过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包括:终端按预设周期生成当前周期内的当前测量信息,并通过网络设备向源基站发送当前测量信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通过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源基站的切换信息,切换信息是由测量信息决定的,包括:终端通过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源基站的当前切换信息,当前切换信息是由当前测量信息决定的。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切换信息进行配置,并将配置成功消息反馈给源基站,其中切换信息包括网络切换触发时间和候选小区配置信息包括:终端根据当前切换信息进行配置,并将配置成功消息反馈给源基站,其中当前切换信息包括当前网络切换触发时间和当前候选小区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