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7608.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博;姜国纯;莫明珠;邹凌宇;蔡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5/46 | 分类号: | F16J15/46;B64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座舱 机身 充气 密封 结构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密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包括:机身口框;座舱盖,连接在机身口框上,其边缘具有安装槽;底壁具有开孔;本色细平布,粘接在安装槽中,其上具有开孔;硅胶软管,敷设在安装槽中,粘接在本色细平布上,其上具有充气孔;充气嘴,连接在充气孔中,穿过安装槽底壁、本色细平布上的开孔,接入座舱通气管路,以能够对硅胶软管进行充放气,使硅胶软管具有:充气状态,硅胶软管充气膨胀,在座舱盖关闭后,填充在述座舱盖、机身口框间;泄气状态,硅胶软管放气收缩,在座舱盖关闭后,与机身口框间存有间隙。此外,本申请涉及一种实现上述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装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密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间设计有密封结构,以防止飞机飞行时,在该部位发生气体泄漏,当前,座舱盖机身口框间密封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以天然橡胶制造,耐磨性较差,易被磨损,且耐寒性较差,遭受低温环境,易发生失效。
2)为保证座舱盖、机身口框间的密封性,密封结构被挤压在座舱盖、机身口框间,飞机座舱盖打开、闭合时,易对密封结构产生剐蹭,使密封结构发生破坏;
3)密封结构连接在座舱盖上,连接不够可靠,易发生脱落,由此导致危险事故。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包括:
机身口框;
座舱盖,连接在机身口框上,其边缘具有安装槽;安装槽底壁具有开孔;
本色细平布,粘接在安装槽中,其上具有开孔;
硅胶软管,敷设在安装槽中,粘接在本色细平布上,其上具有充气孔;
充气嘴,连接在充气孔中,穿过安装槽底壁、本色细平布上的开孔,接入座舱通气管路,以能够对硅胶软管进行充放气,使硅胶软管具有:
充气状态,硅胶软管充气膨胀,在座舱盖关闭后,填充在述座舱盖、机身口框间;
泄气状态,硅胶软管放气收缩,在座舱盖关闭后,与机身口框间存有间隙。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中,本色细平布覆盖安装槽的底壁、两侧壁;
硅胶软管外壁具有:
两个相对的侧壁粘接面,每个侧壁粘接面对应粘接在本色细平布与安装槽一个侧壁的粘接部分上;
底壁粘接面,位于两个侧壁粘接面之间,粘接在本色细平布与安装槽底壁的粘接部分上。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中,硅胶软管外侧壁面具有凸出部分,该凸出部位凸出于安装槽,在硅胶软管处于充气状态时,在座舱盖关闭后,与机身口框密封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飞机座舱盖机身口框充气密封结构中,充气嘴穿过安装槽底壁、本色细平布上开孔的上螺接有锁紧螺母,以将充气嘴固定在座舱盖上,以及防止硅胶软管自安装槽中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机械手的GIS设备室巡检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吹塑托盘智能循环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