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铜薄膜的精密分切合成设备及精密分切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7501.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潘继生;南耀第;罗炳军;龙江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炬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23/26;B65H35/02;B65H37/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罗凯欣;曹振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薄膜 精密 切合 设备 成方 | ||
1.一种复合铜薄膜的精密分切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复合铜薄膜的加工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放卷组件、分切组件、第一辊压组件、喷胶组件、合带组件、光固化组件和收卷组件,所述喷胶组件和所述合带组件的顶部还设有第二放卷组件;
所述第一放卷组件用于放卷铜薄膜板的料卷,所述第二放卷组件用于放卷透明带的料卷,所述分切组件用于将所述铜薄膜板分切成多条铜薄膜带,所述第一辊压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铜薄膜带的厚度,所述喷胶组件用于在所述铜薄膜带的上端面喷涂胶浆,所述合带组件用于将所述透明带与所述铜薄膜带的喷涂有胶浆的一面进行粘合,所述光固化组件用于固化所述透明带与所述铜薄膜带之间的胶浆,所述收卷组件用于收卷复合铜薄膜料带;
所述第一辊压组件包括沿复合铜薄膜的加工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引辊组、第一辊压机构、第二导引辊组和第二辊压机构,所述第一导引辊组和第二导引辊组均包括两条导引辊,且两条所述导引辊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辊压机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压辊组和第二压辊组,所述第二辊压机构包括第三压辊组,所述第一压辊组、第二压辊组和第三压辊组均包括两条压辊,且两条压辊的辊面相贴合设置;
还包括柔性张力辊组件,所述柔性张力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光固化组件和所述收卷组件之间,所述柔性张力辊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张力辊、第二张力辊和四个张力调整机构,所述第一张力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张力辊的上方,所述张力调整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拉簧和安装座,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内侧,所述导轨的一端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
所述第一张力辊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张力调整机构的安装座之间,且所述第一张力辊对应的所述张力调整机构的拉簧位于所述第一张力辊的上方,所述第二张力辊转动设置于另外两个所述张力调整机构的安装座之间,且所述第二张力辊对应的所述张力调整机构的拉簧位于所述第二张力辊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薄膜的精密分切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组件包括上分切辊、下分切辊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上分切辊和所述下分切辊同轴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组件和所述第一辊压组件之间,所述上分切辊设置于所述下分切辊的上方,所述上分切辊的圆周面等间距地设置有多片分切刀,所述分切刀的刀口与所述下分切辊的圆周面滚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上分切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二输出轴与所述下分切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分切辊和所述下分切辊反向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薄膜的精密分切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料收卷组件,所述余料收卷组件包括第二导引辊、余料收卷辊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引辊和所述余料收卷辊同轴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分切组件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导引辊位于所述分切组件和所述余料收卷辊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余料收卷辊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余料收卷辊转动;
所述第一放卷组件包括第一放卷辊和第一导引辊,所述第一导引辊设置于所述第一放卷辊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薄膜的精密分切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盒和多个喷嘴,所述第一密封盒的沿所述铜薄膜带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密封盒的两侧的所述第一避让口设置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且所述喷嘴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所述第一避让口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喷嘴的工作端朝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薄膜的精密分切合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带组件包括第一合带辊、第二合带辊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合带辊和所述第二合带辊同轴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喷胶组件和所述光固化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合带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合带辊的下方,所述第一合带辊的圆周面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二合带辊的圆周面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抵接凸圈,所述抵接凸圈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且相抵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具有第三输出轴和第四输出轴,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第三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合带辊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第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合带辊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合带辊和所述第二合带辊反向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炬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炬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5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