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检修设备触电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4148.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曾晗;张秀敏;刘婷;郑天毅;刘逸飞;凌乐寒;叶富根;陈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输 检修 设备 触电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采用无线传输的电力设备检修安全预警装置,包括LORA无线传输模块、层次电磁场感应电路、继电器模块、触发延时高清显示屏幕模块、语音芯片模块、扬声器模块和STM32型MCU模块。本发明专利通过安全预警装置感应端的层次电磁场感应电路对输变电设备的电磁场情况进行感应,一旦感应端靠近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则会向安全预警装置的预警端发出预警信号,一旦感应端进入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之内则会向安全预警装置的预警端发出报警信号;通过安全预警装置的预警端接收到的信号,可以驱动屏幕、扬声器和继电器工作,能够及时的返回感应端的工作状态,有益于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无线传输的电力设备检修安全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了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的激增必然伴随着用电需求的急剧增长,因此高压和超高压系统已经是变电站和跨区输电的主旋律,而高压环境带来的是运维和检修的困难,为了保障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是绕不开的话题。
高压变电站中存在着许多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而检修人员一方面是完成检修任务的实施者,另一方面也是这些高压危害的直接面对者。高压变电站中,无论是带电检修还是停电检修,设备所产生的感应电通常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原因。
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由于三相电流的时变特性会在其附近激发出一个工频电磁场,而变电站内的高压设备排布、数量、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等等都会将变电站内的工频电磁场的分布和大小产生影响。此外,变电站内的各种高压设备会在母线所产生的高压电场作用下产生诸如自由面电荷、极化电荷等不同类型的电荷,而这些电荷的产生又会反过来作用原来的电场,导致其发生畸变,因此变电站内的工频电磁场环境是及其复杂的。
复杂的电磁场环境往往会导致在某些原本在变电站或输电线附件,不带电的设备也进而带上了感应电。所以,金属物体如横栏、扶梯、门构架长条形导体等等,容易在超高压输电线路或者超高压设备附件产生较强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现象。在正常安全距离以内,其扶梯上的感应电经常能够电击到检修人员。感应电通常存在于与高压电气设备如隔离开关、门构架、互感器等等设备和交叉跨越或者互相临近平行的输电线路附件。根据过去的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感应电电压测量试验情况看,在停电后若不挂接地线时,500千伏母线最高感应电压可达18千伏左右,未接地情况下感应电压非常高,作业人员如果接触到如此高的感应电压必将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如果是斗臂车等作业车在线路或设备带电工作时进行检修,则危险性则更大。
变电站运维的检修人员由于自身检修技术水平和故障的隐蔽性,现场无法立刻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制定检修的策略,这往往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目前变电站中也缺乏一些关键设备的状态评估标准,极大程度的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往往导致设备的检修效率降低和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风险的增加。
目前检修斗臂车或者其他检修设备在工作时,当工作人员在带电或者不带电情况下,靠近高压设备或者输电线路距离过近时,可能会产生感应电或者碰撞等等,将造成不必要的事故,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无线传输的电力设备检修安全预警装置,一旦斗臂车靠近待检修设备的安全距离,会引起另一端的预警端发出预警音频,显示预警信息;当感应端越过待检修设备的安全距离,将会引起另一端的预警端切断另一端的作业车电路,停止作业车动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采用无线传输的电力设备检修安全预警装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安全预警装置感应端和安全预警装置预警端,具体内容如下:
所述电磁场安全装置感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昌师范学院,未经华东交通大学;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