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复合抗原与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81317.0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严若峰;李祥瑞;徐立新;宋小凯;赖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C07K14/435;C07K16/18;C07K16/06;C12N15/12;C12N15/7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捻转血矛 线虫 感染 复合 抗原 与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复合抗原与其应用。一种复合型可用作该寄生虫早期感染诊断抗原,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抗原可以对感染捻转血矛线虫7天后的宿主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特异性识别,能在宿主排出虫卵2周前进行诊断。本发明利用该抗原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用时短等优点,在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物寄生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捻转血矛线虫是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寄生于宿主第四胃,以宿主血液为营养。动物感染后出现贫血、消瘦、水肿、腹泻等症状,可致幼龄动物特别是羔羊大批死亡,成年动物死亡率较低,但感染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常常不被发现。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及相关产业,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明显与严重,对动物感染该寄生虫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已有一个商品化的疫苗用于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预防,但因其生产成本高,应用有限。该病的防控仍以苯并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药物治疗为主,然而不规范的用药加速了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虫株的产生和蔓延。短期内新疫苗和新药研发很难有突破性进展,快速准确的诊断该病、选择恰当的药物尽早治疗、避免感染后期成虫产生虫卵污染草场和圈舍,在该病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评估和粪便学检查结果进行。根据症状进行诊断虽比较方便简单,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且通常只有在感染严重时其临床症状才会变得明显,不适用于轻度感染。粪便学检查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需要在感染后3周左右方能在粪便中检测到虫卵,很难用于早期感染的诊断。剖检法能够进行准确诊断,但需要处死动物,成本很高,很难推广。建立新的适用于动物早期感染和轻度感染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十分迫切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捻转血矛线虫复合诊断抗原Hc-5C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捻转血矛线虫早期感染诊断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捻转血矛线虫复合诊断抗原Hc-5C在制备捻转血矛线虫感染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所述的捻转血矛线虫复合诊断抗原Hc-5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捻转血矛线虫复合诊断抗原Hc-5C在制备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或血清学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捻转血矛线虫复合诊断抗原Hc-5C在制备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捻转血矛线虫复合诊断抗原Hc-5C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提取捻转血矛线虫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以该cDNA为模板,分别以SEQ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NO.8/SEQ ID NO.9、SEQ ID NO.10/SEQ ID NO.11所示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再经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Hc-5C基因;将Hc-5C基因插入pET28a的BamH I和Xho I酶切位点间得到含有Hc-5C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c-5C;将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并分离纯化获得所述的捻转血矛线虫Hc-5C蛋白。
一种检测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包含用胶体金标记的Hc-5C蛋白制备的金标垫,由Hc-5C蛋白包被检测线(T)以及抗Hc-5C蛋白抗体包被质控线(C)的试纸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1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