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0694.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芮艺超;周子龙;赵聪聪;蔡鑫;蓝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22 | 分类号: | G01S5/22;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鲁棒性微震 声发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首先,从未知波速v系统下的n个到时数据中随机选择m个,得到组到时数据;根据不同的到时组合构建到时差方程,并采用线性迭代方法计算各个方程的解;
接着,筛除包含虚根以及波速v为0的解,得到微震/声发射源坐标的样本集;
然后,利用DBSCAN算法将样本集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
再找到包含微震/声发射源坐标最多的簇,并统计该簇中源坐标计算所使用的各到时的频次,根据传感器的使用频次筛选出正常到时数据,由此筛选得到正常到时组合;
最后,根据筛选出的正常到时组合,重新采用线性迭代方法计算微震/声发射源坐标,得到最优的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假设一个包含n个传感器Si(i=1,2,…,n)且波速v未知的三维定位系统,各传感器接收的到时数据表示为ti(i=1,2,…,n),从n个到时数据中随机选择m个,可产生个到时组合;其中5≤m<n-ω,ω为异常到时个数,ω≥0;当m=6时,以其中一组随机选择的到时组合ti(i=1,2,3,4,5,6)为例,可构建微震/声发射源的到时差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ti,1为传感器Si与S1之间的到时差,ti,1=ti-t1;Di,1为传感器Si与S1之间的距离之差,Di,1=Di-D1,x,y和z为微震/声发射源的坐标;xi,yi和zi为微震/声发射传感器Si的坐标;
S2、观测到时差与计算到时差之间的偏差称为方程残差,其残差方程表示为:
S3、将上述残差方程进行一阶线性展开,并表示为矢量形式,如下所示:
ε≈gΔθ;
其中,
其中,Δx,Δy,Δz,Δv代表微震/声发射源坐标和波速的修正项;
S4、通过最小化加权方程残差,得到:
其中,W为方程权重,通过θ=θ+Δθ更新初始值,反复迭代获得最终的声发射源坐标;其中θ为微震/声发射源坐标x,y,z以及波速v的向量形式,上标T代表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S5、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获得组微震/声发射源坐标,排除存在虚根或波速为0的坐标,得到微震/声发射源坐标的样本集Ω={θ1,θ2,...,θm};
S6、利用无监督学习的DBSCAN算法将所示样本集Ω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用参数(∈,minpts)来设置约束条件,其中,参数∈代表邻域搜索半径,被设置为监测尺寸的1%~2%;minpts代表∈-邻域内的最小源坐标个数,被设置为未知量个数加1的值;
S7、根据所述DBSCAN算法的聚类结果找到包含源坐标最多的簇,然后统计该簇中微震/声发射源坐标计算所使用的各到时的频次Counti,i=1,2,…,n,当某个到时的使用频次Counti大于某一设定数值时,认为ti为正常到时,由此筛选出正常到时集合;
S8、根据筛选出的正常到时集合计算最终的微震/声发射源坐标;如果具有最大源坐标数目的簇不止一个,这些簇都将被选择并进行上述计算,但最终使得到时差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坐标为最终的微震/声发射源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6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