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错口船体分段的翻身方法及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9206.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宏宇;尉燕;高志刚;李剑博;张棚;周雨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3/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066206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分段 翻身 方法 辅助 工装 | ||
一种错口船体分段的翻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辅助工装的连接板与船体主吊耳连接,主吊板与龙门吊主吊钩连接;龙门吊副吊钩分绳与船体的两只副吊耳连接;两个主吊钩和副吊钩同步使分段抬起,使船体脱离胎架;主吊钩吊起至副吊钩受力为零,摘掉副吊钩,将副吊钩重新挂在船体平台面的两个D型副吊耳上,再次拉紧副吊钩钢丝绳至船体分段至合拢状态,调整平稳后,吊装上船。本发明利用辅助翻身工装进行横向翻身,辅助工装上的主吊板和连接板之间连接位置可以调节,弥补合拢口错位距离,保证吊装过程中两个主吊钩位于同一直线上,两吊点受力状态同步,使得船体翻身后定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翻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错口船体分段的翻身方法及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的建造均采用分段建造工艺,船舶分段划分尽量满足壳、舾、涂一体化,同时为避免仰焊,提高焊接质量及施工效率,通常采用分段反向建造法,既先以分段反方向为着胎面建造,待分段下胎后通过翻身吊装进行预合拢或者搭载作业。这就使得船舶建造方案策划取决于吊装翻身设计的制定。其他所有生产计划都是围绕船体分段吊装搭载计划展开的,所以吊装翻身方案的设计直接决定了船舶的建造周期,分段的吊装翻身设计受限于船厂的吊装能力、场地计划和设计人员素质,并且吊装翻身设计要求一次成功,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严重。
目前,对常规船机舱大开孔分段进行分段划分时,由于考虑板尺及分段重量等因素,经常会将大开孔的横向边缘布置在分段的中间及附近区域,这样会造成分段合拢口在艏艉方向不是直线,而是呈 类“Z”字形。针对此类船体分段翻身的方法包括横向翻身和纵向翻身。由于此类型分段横向刚度大于纵向刚度,设计人员在进行吊装布置时,需要按刚度强的方向来设计翻身吊耳,既优先选用横向翻身法,此种翻身方法的主钩吊耳需要布置在靠船中合拢口处。但因合拢口不是直线,“Z”字形错口的形状会导致龙门吊的两个主钩与船体上的两个主吊耳连接的两个主吊点无法位于一条直线上,前后错开,主钩吊耳安装位置不一致会使得分段翻身过程调平困难,影响总组定位,导致后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针对横向翻身对接错口的问题,艏艉翻身法可以解决错口问题,此方法使分段沿纵向翻身布置吊耳,主钩吊耳就需要布置在艏艉合拢口处,分段艏艉合拢口是直线,这样是可以解决受吊耳错口影响导致的分段倾斜问题。但是此种翻身方法具有以下问题:1)由于分段舷侧位置有外板,分段重量集中在靠舷侧外板位置。吊耳布置时需要按重心对称放置,但受重量偏心影响,重心距外板一端距离短,距船中合拢口距离长。受此影响,最终导致主钩及副钩的吊耳所能覆盖的范围小,吊装过程中使分段的稳定性降低。2)艏艉翻身法只能采用两钩翻身,远不如横向翻身利用三钩翻身稳定,若分段整体重心预估不准的话,很有可能造成分段下胎时,吊钩两侧钢丝绳受力不均,造成分段一侧脱胎,另一侧起不来,甚至造成分段塑性变形。3)由于此分段艏艉方向刚度差,特别是艏艉合拢口位置离横向框架较远,吊点两侧无约束范围大,容易受自重影响下垂,艏艉翻身极容易产生吊装变形,因此需要添加大量的临时结构来进行补强。
针对横向翻身易造成合拢口错位的问题,还可以采用人工辅助调整,利用常规横向翻身,通过钢丝绳配合手拉葫芦或者卷扬机的方法将分段从倾斜状态下拉正。此方法针对小型分段是有效的,但如果分段过重的话,调节困难或根本拉不动,甚至将分段局部拉扯变形。此外,还可以在合拢口处增加“接长结构”,保证两个主吊钩的吊点距离船中的距离保持一致。但是此种“接长结构”尺寸较大,类似悬臂梁结构,为保证其强度及刚度,需要将临时接长结构做的很强,材料用量大,且使用后须得切除处理,无法重复利用,这样会造成材料损耗及人工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错口船体分段的翻身方法及辅助工装,利用辅助翻身工装进行横向翻身,辅助工装上的主吊板和连接板之间连接位置可以调节,弥补合拢口错位距离,保证吊装过程中两个主吊钩的主吊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两吊点受力状态同步,使得船体翻身后定位准确,避免合拢错位;且通过丝杠机构调整主吊板的高度,避免由于工装过重导致的人工安装困难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