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牧草、牧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7920.1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勾家磊;卓驰夫;王丹;罗学刚;陈珂;唐运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牧草 微生物 联合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牧草、牧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在铯污染土壤上种植牧草,通过牧草实现对铯污染土壤中铯的富集;所述牧草为苏丹草、杂交狼尾草、提摩西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的植物均通过前期萌发实验,考察了发芽率和发芽势,保证了植物种子对Cs核素污染的耐受性。进一步,对所筛选牧草植物进行了株高测定,同时测量了牧草植物营养生长末期的干重,并对各项富集参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通过多项参数的比对,筛选出对Cs的优势富集植物。本申请筛选出三种对铯具有高富集能力的牧草植物,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铯污染土壤的修复。在牧草修复铯污染土壤的基础上,进行牧草‑微生物的联合修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牧草、牧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Cs是一种常见的γ射线发射源的同位素。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释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放射性核素Cs会污染周边的环境,致使当地的条件不再足以维系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进而造成大量土地的荒废。放射性核素铯-134和铯-137的半衰期长,且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使得等待其自然衰减几乎不可实现,而这些核素一旦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将造成严重的危害。
利用植物富集修复污染土壤时,需要用到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吸收作用的植物,这类植物被称为“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是指对核素富集吸收能力高于常规植物至少100倍的特殊植物。Baker于1989年对超积累植物的定义为:植物对Cu、Co、Ni、Pb的富集能力大于1000mg·kg-1,或是Mn、Zn的富集能力大于10000mg·kg-1,且要保证该植物的转运系数(TF)>1。
由于超富集植物需要在高浓度重金属胁迫的环境下生存,且需要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所以超富集植物往往具备以下特点:(1)对于污染重金属或核素具有高耐受性;(2)可收获部分能够积累高水平的重金属或核素;(3)生长周期较短,有较大的生物量,有较为庞大的根系。
植物对于核素的富集能力由土壤的污染浓度、植物种类、土壤本身理化性质及田间管理等多种因素决定。而在这些因素中,以植物种类的筛选是决定植物修复技术能力大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不同的植物种类其自身对不同核素的耐受、富集、转运能力均有较大差异,选择正确的植物进行核素污染土壤的修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大幅提升治理效率的效果。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超富集植物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以实现相应的生物修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牧草、牧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牧草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在铯污染土壤上种植牧草,通过牧草实现对铯污染土壤中铯的富集;
所述牧草为苏丹草、杂交狼尾草、提摩西中的一种或多种。
包括如下步骤:
(1)当铯污染土壤内的铯浓度≤50mg·kg-1时,采用苏丹草、杂交狼尾草、提摩西中的一种或多种对铯污染土壤修复;
(2)当铯污染土壤内的铯浓度≤140mg·kg-1且铯浓度>50mg·kg-1时,采用杂交狼尾草、提摩西中的一种或两种对铯污染土壤;
(3)当铯污染土壤内的铯浓度≤270mg·kg-1且铯浓度>140mg·kg-1时,用提摩西对铯污染土壤修复。
一种牧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铯污染土壤的方法,在铯污染土壤上种植牧草,通过牧草实现对铯污染土壤中铯的富集;
所述牧草为苏丹草、杂交狼尾草、提摩西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7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