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时姿态监测技术的数字化刮痧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7677.3 | 申请日: | 2021-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仲海;聂松林;武子为;尹方龙;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39/02;A61H39/04;A61B5/0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时 姿态 监测 技术 数字化 刮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姿态监测技术的数字化刮痧仪,用于中医学及医疗领域。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整车包括四个模块,第一模块I包括刮痧器具和穴位探测单元,第二模块II包括压力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以及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三模块III为刮痧仪电源部分,为整个系统供电,第四模块IV为刮痧仪外壳,供用户手持。微型计算机系统通过与第一模块I的穴位探测金属电极,检测穴位的电阻特性,进行定位,通过第二模块II的压力传感器、姿态传感器将治疗过程中的轨迹,姿态和力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利用统计的专业治疗数据构建专家库,实现刮痧治疗的远程指导和专业治疗过程复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学及医疗刮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实时姿态监测技术的数字化刮痧仪。
背景技术
刮痧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自然疗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经常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普通感冒、流感、咽痛和哮喘等)及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等)等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随着现代传感及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和装置的发展及重要作用体现在工业自动化产线、医疗、食品加工等各个行业,使得传统简单重复性的人力工作可以用自动化器械来替代,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数字化刮痧仪是一种集成式的刮痧器具,具有操作简单、便于观察、准确监测等特点,能够进行定位刮痧、姿态监测、辅助医疗指导,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教学、医疗探测和家庭刮痧理疗等。数字化刮痧仪通过内部集成的阻抗、姿态和压力等传感器实现刮痧过程的定位与姿态、力度监测,完成刮痧理疗过程的记录与复现。在现有刮痧仪器中,大多需要专业医师的经验和适当的力度加持,进行刮痧治疗,而市面上普及的刮痧仪器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刮痧疗法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但由于一般家庭对于身体经络、刮痧压力以及出痧程度知识的欠缺,往往自行治疗无法达到应有的疗效,甚至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伤害。因此,针对专家刮痧疗法的特性,如何设计新型的可以实现过程监测和记录的刮痧仪器,指导普通用户的刮痧过程,是进一步实现刮痧仪器家庭化、普及化,传承和提升刮痧疗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普通刮痧仪器的局限性,设计出一种集成治疗过程状态监测的数字化刮痧仪,该数字化刮痧仪可同时供专业医师和刮痧者共同使用:在医师专业治疗过程中,该数字化刮痧仪通过姿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轨迹,姿态和力度,构建专家知识库;在普通刮痧者使用工程中,利用记录的专业数据、当前的穴位和使用状态的实时监测,对普通刮痧者的使用加以纠正指导,实现远程指导和专业治疗过程复现。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实时姿态监测技术的数字化刮痧仪,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包括第一模块Ⅰ、第二模块Ⅱ、第三模块III和第四模块IV共四个模块,其中第一模块I包括刮痧器具和穴位探测单元,第二模块II包括压力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以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第三模块III为刮痧仪电源部分,为整个系统供电,第四模块IV为刮痧仪外壳,供用户手持。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实时姿态监测技术的数字化刮痧仪整体结构分为上部机身、下部机身两个部分。上下部分之间由异型套筒的形式将第一模块I和第二模块II接插连接,可实现连接固定和快速更换下部机身。下部机身底部前有金属电极,与人体皮肤接触,根据人体经穴的电阻特性,探测并记录穴位。上部机身集成第二模块II、第三模块III和第四模块IV,第三模块III布置于第四模块IV中,第四模块IV与第二模块II通过螺钉固定。下部机身与上部机身接触部分有导电触点,用于将下部机身的信号传递到第二模块II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7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