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6579.8 | 申请日: | 202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巍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9/16;A47L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尘设备,包括:刷头、吸入管道、旋风分离组件、集尘杯和风机组件,所述刷头与吸入管道的吸气口连接,所述吸入管道的排气口与旋风分离组件的吸气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组件具有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段沿着切线方向设有吸气口,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排气管的外侧设有螺旋形的导叶,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的排气管的顶部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集尘杯连接在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的底部。本申请的吸尘设备具备除尘效率高、不易堵塞、容易清洗等特点,用户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灰尘漂浮到家庭的各个角落、表面堆积,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进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庭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的吸尘设备也逐渐应用于家居生活中,为人们解决灰尘带来的烦恼。
在现有吸尘设备中,通常采用旋风分离来实现除尘,为了提升尘气分离效果,手持式吸尘设备一般采用多锥旋风分离系统。但是,多锥旋风分离系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片状物体、较大的颗粒物等容易堵塞滤芯,进而导致吸尘设备难以运转。不仅如此,现有的手持式吸尘设备还存在难以清洗的问题。由此可见,现有的手持吸尘设备存在较多的不便与缺陷,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吸尘设备。
本申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尘设备,包括:刷头、吸入管道、旋风分离组件、集尘杯和风机组件,所述刷头与吸入管道的吸气口连接,所述吸入管道的排气口与旋风分离组件的吸气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组件具有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段沿着切线方向设有吸气口,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壳体的内侧,所述排气管的外侧设有螺旋形的导叶,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的排气管的顶部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集尘杯连接在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的底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刷头与所述吸入管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入管道为单层管或双层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的轴线与所述吸入管道的轴线的夹角为0-1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风分离组件只有一个壳体,所述壳体由一个圆柱形的上部和一个圆锥形的下部组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集尘杯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叶与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存在间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间隙的高度为壳体的吸气口的内径的0.8-1.2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的底部设有滤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滤网设置为圆锥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的底部形成喇叭形的外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吸尘设备还设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提供的吸尘设备采用一个独特的旋风分离组件,尘气分离效果好,减少了片状物体、较大颗粒物等造成的堵塞问题,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的吸尘设备吸力大,与其它吸尘设备相比,风机功耗低,工作效率高,续航时间长。将刷头拆卸下来,并将吸入管道插入水中,可自动清洗管路。本申请的吸尘设备的组件为模块通用化设计制造,售后更换维修非常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巍,未经黎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6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