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及水平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042.6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武凡凯;季峰;梁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1B11/06;G0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文姣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装置 中吸屑罩 水平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所述吸屑罩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吸屑罩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测距传感器,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分别设有检测区,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所述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
根据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检测所述吸屑罩的水平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所述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包括:控制所述吸屑罩移动至检测位置,所述测距传感器在所述检测位置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所述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为一个时,所述控制所述吸屑罩移动至检测位置包括:控制所述吸屑罩移动至第一检测位置,以通过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端的检测区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后控制所述吸屑罩水平移动至第二检测位置,以通过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
所述测距传感器为两个时,两个所述测距传感器的间距分别对应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所述检测区的间距,所述控制所述吸屑罩移动至检测位置包括:控制所述吸屑罩移动至检测位置,以通过两个所述测距传感器同时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屑罩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均设有平面区,所述平面区形成为所述检测区,所述测距传感器正对所述平面区时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平面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浮动接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浮动接头,所述第一浮动接头用于对所述吸屑罩的左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进行微调,所述第二浮动接头用于对所述吸屑罩的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进行微调,其中,根据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检测所述吸屑罩的水平度,包括:
判断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是否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
在所述吸屑罩的左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未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时,通过所述第一浮动接头对所述吸屑罩的左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进行微调,直至所述吸屑罩的左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
在所述吸屑罩的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未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时,通过所述第二浮动接头对所述吸屑罩的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进行微调,直至所述吸屑罩的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通过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所述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之前,还包括:粗调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使得所述吸屑罩处于加工前的预设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装置中吸屑罩的水平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刀具的主轴,所述粗调所述吸屑罩的左右端的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高度包括:
确认所述主轴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高度;
根据所述主轴的高度确认所述吸屑罩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高度,调节所述吸屑罩使其处于开始加工前的预设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沉管隧道钢壳隔舱密封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