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片检测仪以及支片检测仪的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2872.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H04R9/06;H04R9/04;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陆忠浩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以及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片检测仪以及支片检测仪的装配方法,该支片检测仪的外壳支架的立柱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底座、固定环连接,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一凸台环绕外壳支架的内侧,并依次远离外壳支架的底部;线圈组件的骨架中空;磁路组件的磁芯设置在骨架内部,且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磁路模块内侧环绕骨架,外侧固定在第三凸台上;支撑组件的上支撑组、下支撑组环绕骨架,对称固定在骨架的两端;固定组件固定在固定环远离立柱的一侧,连接组件的一端与骨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连接。本发明降低了支片检测仪的占用空间,满足了检测空间狭小的需求,能够通过集中分层装配的方式,减少装配步骤和装配难度,且不容易遗漏元器件,装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片检测领域,尤其涉及支片检测仪以及支片检测仪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支片是电动式扬声器振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通常是一块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环状波纹板,通过支片的作用使音圈保持在磁间隙的正确位置。其中,支片在扬声器工作时,因空气振动受力产生振动,使支片的中部作往复运动。在扬声器工作时,支片会因长时间运动而疲劳产生裂纹或损坏,进而导致音圈不能保持在正确位置,使扬声器出现失真,影响扬声器的质量档次。
因此,需要使用支片检测仪对支片的抗疲劳性能进行检测以选择抗疲劳性能好的支片。现有技术中,支片检测仪需要驱动机构通过带动支片进行往复运动以模拟日常使用场景,为了进行散热,采取将支片检测仪中的各器件分开设置,并利用不同支架进行固定的方式设计支片检测仪。然而,分开设置的方式增大了支片检测仪的占用空间以及驱动机构的传动距离,难以满足检测空间狭小的实际需求,并且分开设置、不同支架固定的方式装配过程复杂,容易遗漏器件造成装配错误,增加了装配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支片检测仪以及支片检测仪的装配方法,设置倒锥形的外壳支架,并将支片检测仪的其他组件分层设置的方式固定在该外壳支架上,通过集中分层的方式降低了支片检测仪的占用空间,满足了检测空间狭小的需求,并且能够通过集中分层装配的方式,减少装配步骤和装配难度,且不容易遗漏元器件,装配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支片检测仪,所述支片检测仪包括外壳支架、支撑组件、线圈组件、磁路组件、连接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线圈组件、磁路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支架内;所述外壳支架包括固定环、立柱以及底座,所述立柱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环连接,所述立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一凸台环绕所述外壳支架的内侧,并依次远离所述外壳支架的底部;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骨架、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缠绕在所述骨架外侧,所述骨架中空一端部分包裹所述底座,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信号输入组件包括端子、引线,所述端子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引线分别与所述端子、驱动线圈连接,所述驱动线圈通过所述引线接收输入的驱动信号;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芯、第一磁路模块,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骨架内部,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磁路模块内侧环绕所述骨架,外侧与所述第三凸台接触,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三凸台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组、下支撑组,所述上支撑组、下支撑组环绕所述骨架,对称固定在所述骨架的两端,所述上支撑组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组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凸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骨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以带动所述固定组件固定的待检测支片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组、下支撑组均包括依次环绕所述骨架的第一连接件、环形弹性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侧固定在所述骨架上,外侧与所述环形弹性件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与所述环形弹性件的外侧固定连接,外侧与所述第一凸台或第二凸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2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