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霜控制方法以及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1935.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张雪颖;韩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21/08;F25D11/02;F25D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霜 控制 方法 以及 冰箱 | ||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冰箱的除霜控制方法以及冰箱。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冰箱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开启压缩机进行预冷,将蒸发室内的蒸发器的温度保持在冷冻室的温度以下;步骤S2:步骤S1结束后关闭压缩机,开启加热器,并且将冷冻室、冷藏室同时与蒸发室接通。本发明提供的除霜控制方法通过蒸发室与冷冻室、冷藏室的热交换,利用冷冻室和冷藏室相对于蒸发室的高温,提高蒸发室的升温速度,从而提升冰箱整体的除霜效率,降低除霜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冰箱的除霜控制方法 以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通过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进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循 环来进行持续的制冷。其中,冰箱的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蒸发器的表面 温度远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而冰箱中的食品和空气中包含的大量水分 会析出而凝结在蒸发器外壁上,当蒸发器外壁温度低于0℃时,水分则 会凝结成霜。在制冷系统中,结霜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制冷系统正常运 行的结果,所以蒸发器表面允许少量的结霜。但随着冰箱长时间的使用, 蒸发器表面会累积出较厚的霜层,霜层覆盖在蒸发器表面阻隔了蒸发器 外界的热传导,影响蒸发器的热循环效率,从而使冰箱整体的制冷效率 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冰箱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将冰箱断电,取出冰箱内的全部食物, 然后等待冰箱自然升温或对冰箱内部进行加热除霜。但这种方法耗时较 长、操作繁琐,而且升温后的冰箱需要重新制冷降温,也会产生大量的 能耗。
现有技术中,具备除霜模式的冰箱,能够通过内部的加热器对蒸发 器进行升温以实现除霜的目的。但除霜过程中,难免会有高温气体逸出, 影响冷藏室、冷冻室等冷库的温度,甚至使得冷冻室的食品解冻。而且 在正常制冷工作和除霜前期时,蒸发器通常会维持较低的温度,使得加 热器在除霜前期的升温工作会产生大量能耗,并且升温效率较低。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冰箱的除霜效率, 降低除霜能耗,同时避免在除霜过程中影响冷库的温度。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的除霜控制方法,能够通过 控制除霜时的热交换过程,显著地提升冰箱的除霜效率,同时有效降低 冰箱除霜能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冰箱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启压缩机进行预冷,将蒸发室内的蒸发器的温度保持在 冷冻室的温度以下;
步骤S2:步骤S1结束后关闭压缩机,开启加热器,并且将冷冻室、 冷藏室同时与蒸发室接通。
首先,预冷过程进行高强度制冷,将冷冻室、冷藏室的温度降到相 对于正常制冷温度较低的水平上,使得在之后的除霜过程中,冷冻室、 冷藏室的温度即便有所回升,也能保持在食物不至于解冻或者腐坏的温 度范围内。而且,将蒸发室的温度保持在冷冻室的温度以下,并在加热 器开始工作后,将蒸发室与冷冻室、冷藏室相连通,能够有效地利用冷冻室、冷藏室相对蒸发室而言的高温气流对蒸发室加热,提高蒸发室热 交换效率,使蒸发室快速升温,缩短除霜时间,起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当冷冻室的温度与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 断开冷冻室与蒸发室之间的第一气流通路。
除霜过程中,通过加热器的作用,蒸发室的温度不断上升,同时与 冷冻室、冷藏室进行不间断地热交换。在蒸发室的温度接近冷冻室的温 度后,断开冷冻室与蒸发室之间的第一气流通路,能够避免蒸发室的温 度等于甚至高于冷冻室的温度时,还继续与冷冻室进行热交换,使冷冻 室的温度继续随之升高,影响冷冻室的正常冷冻效果。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当冷藏室的温度与蒸发器的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值时, 断开冷藏室与蒸发室之间的第二气流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