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的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7066.0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祺;涂春鸣;黄泽钧;肖凡;姜飞;肖泽坤;卢柏桦;高家元;兰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J3/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加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柔性 电能 质量 调控 复合 系统 优化 运行 控制 方法 | ||
1.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的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中包含并网型变流器,并网型变流器由有源变流部分有源变流部分和无源部分串联组成;
所述无源部分为TCLC结构,由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电容C1和滤波电感L2组成,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由晶闸管VT1、VT2和电感L1构成,晶闸管VT1和VT2反向并联,电感L1与晶闸管VT1和VT2构成的整体串联,电容C1与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并联,滤波电感L2一端串联在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和电容C1的节点上;滤波电感L2另一端串联在有源变流部分有源变流部分;
所述方法包括,电网正常运行时,控制晶闸管VT1和VT2的触发角为α=180°,使TCLC结构呈现容性,并设置TCLC结构的容抗和电容C1,TCLC结构补偿全部无功功率;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控制晶闸管VT1和VT2的触发角为α=90°,使TCLC结构呈现感性,并设置TCLC结构的电抗、电感L1和电感L2的电感,TCLC结构注入最大的感性消弧电流;
设置所述TCLC结构的电感L1的电感为:
其中,C1为TCLC结构的电容;
L2为电感L2的电感,用于降低MF-GCI输出的电流纹波,且
其中,Vdcx为直流侧电容电压,fs为开关频率,Δicxmax为MF-GCI允许的最大纹波注入电流,Ex为电网电压,Im(max)为非故障相MF-GCI注入的最大消弧有功电流;IR(max)为非故障相MF-GCI注入的最大消弧无功电流,ω为基波角频率,MF-GCI为具备单相接地故障调控与无功补偿能力的并网型变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的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CLC结构的电抗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为:
其中,Vsx为电网侧电压,x=a,b,c;QTCLC(max)为从并网型变流器注入到电网的最大无功功率;为电感L2的电抗;为电容C1的电抗;XTCLC(min)为TCLC结构的最小电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的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为:
其中,Ex为电网电压;L2为滤波电感L2的电感、ω为基波角频率;QTCLC(max)为从并网型变流器注入到电网的最大无功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的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并网型变流器注入到电网的最大无功功率大于、等于负载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柔性消弧与电能质量调控复合系统的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网型变流器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先闭锁一个周期后,控制晶闸管VT1和VT2间的触发角为α=90°,晶闸管全导通,等效为电感L1电容C1并联,使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上流过的电流大于电容C1上流过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0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