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3920.6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闻宇;周平;钱晓明;金欣;牛家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苏州智立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N3/14;A61F13/496;A61F13/472;D06M101/06;D06M101/08;D06M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渗漏 织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功能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亲水织物基材表面涂覆聚氨酯溶液,得到表面改性织物;在所述表面改性织物表面涂覆二氧化硅悬浊液;得到二氧化硅改性湿织物;将所述二氧化硅改性湿织物进行干燥,得到所述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本发明提供的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具有自吸力,与液体接触时无需重力作用,即可将液体从一侧吸到另一侧,同时不反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纸尿裤、妇女卫生巾等吸收人体分泌物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近些年发展迅猛,但是,现有的纸尿裤、卫生巾这类的卫生用品,都是基于重力实现对液体的吸收。当人体处于平躺、零重力、甚至倒立情况(如宇航员、飞行员、平躺病人等所佩带的尿不湿、卫生巾等个人卫生产品)下,由于反重力或零重力的作用下,液体很难做定向运动,而使尿不湿中的导流层无法提供足够的吸液能力,液体出现倒流现象。
现有技术中关于导流层防渗漏的技术大多属于结构设计,例如中国专利CN110279525A公开了一种用于卫生巾或纸尿裤的导流层,包括扩散层、扩散性海绵层、单向导液膜、疏水封边;所述扩散层内部沿圆周设置有若干倾斜孔道,所述倾斜孔道倾斜角度为125-165度,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对导流层的防渗漏性能进行研究,但是在零重力或反重力使用时,其防渗漏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与液体接触时具有自吸力,无需重力作用即可将液体从一侧吸到另一侧,同时不反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亲水织物基材表面涂覆聚氨酯溶,得到表面改性织物;
在所述表面改性织物表面涂覆二氧化硅悬浊液,得到二氧化硅改性湿织物;
将所述二氧化硅改性湿织物进行干燥,得到所述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悬浊液的质量浓度为2~4g/L。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悬浊液中二氧化硅的粒径为≤600nm。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悬浊液的涂覆量为0.01~0.2L/m2。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20~50wt.%。
优选的,所述粘接剂溶液的涂覆量为0.1~0.5L/m2。
优选的,涂覆粘接剂溶液时和涂覆二氧化硅悬浊液时的涂覆距离独立为20~30cm,涂覆压力独立为0.5~1.5MPa,涂覆时间独立为20~300s。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5~6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织物,包括亲水织物层和粘接于所述亲水织物层上的疏水二氧化硅颗粒。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零重力或反重力防渗漏物质在吸收人体分泌物的一次性卫生用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苏州智立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苏州智立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3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