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烧窑烧咀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3640.5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华;李磊;陈小勇;于海;卢晓辉;马琨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8;F23D14/62;F27D1/1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窑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气烧窑烧咀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气烧窑烧损的烧咀的圆筒法兰、煤气支管、一次风支管处的螺杆拆开,沿煤气主管轴向向外拔出烧损烧咀的流体组合管件;
S2:将烧损的流体组合管件沿圆筒法兰尾部垂直分割煤气主管,得到保留段和损坏段;
S3:将一次风支管从损坏段的圆筒法兰上切离并保留;
S4:测量原圆筒法兰尾部安装位置到炉内石料的水平距离,根据此距离制作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的截面与煤气主管的截面相同;制作外径小于第二钢管内径的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短于第二钢管;根据第一钢管的内径制作与步骤S2中保留段的第二定位法兰连接的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的中间通孔的孔径与第一钢管的内径相同;根据第二钢管的外径制作与原烧咀的外筒和内筒相连接的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的中间通孔的孔径与第二钢管的外径相匹配;
S5:将第一钢管和步骤S2中保留段的煤气主管通过第一法兰盘对中焊接;
S6:将螺旋混合器焊接固定在第一钢管端部;
S7:在第二钢管的管壁上开设与步骤S3中的一次风支管相匹配的开孔,接着将第二钢管同轴套装在第一钢管外,使第二钢管靠近该开孔的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法兰盘上,再把一次风支管焊接在第二钢管的开孔处;
S8:矫正微调螺旋混合器,使螺旋混合器支撑第二钢管内周,保持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同轴状态;
S9:在第二钢管外壁包裹保温棉,并箍紧固定,得到新制作的烧咀流体组合管件;
S10:安装第二法兰盘下半环,将新制作的烧咀流体组合管件穿入留置在烧咀砖内的内筒和喷头直至与炉内石料相抵触;
S11:将新制作的烧咀流体组合管件的煤气支管、一次风支管处的螺杆安装到位;
S12:向新制作的烧咀流体组合管件的第二钢管外壁与喷头内壁和内筒内壁之间的空间填充灌浆料;
S13:灌浆料固化后,安装密封用的石棉垫、第二法兰盘上半环,并使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杆与外筒和内筒固定连接,将第二法兰盘上、下半环与第二钢管外周相焊接,即完成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烧窑烧咀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之间的通道的横截面积与第一钢管管孔横截面积的比例为1.2~1.8: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烧窑烧咀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由耐热不锈钢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烧窑烧咀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热不锈钢为0Cr25Ni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烧窑烧咀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9中,保温棉外包裹有塑料薄膜,并箍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36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