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3614.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威;康静;王昕宇;杨欣;杨秦;谷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视医疗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3/00 | 分类号: | A61C13/00;A61C13/08;G06F30/10;G06F30/27;G06N2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祖之强 |
地址: | 250098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义齿 支架 模型 自动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支架二维数据和牙列模型扫描数据;
根据获取的牙列模型扫描数据和预设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得到余留牙齿和牙位;
根据支架二维数据的解析结果以及得到的余留牙齿和牙位,得到卡环、连接体、固位网和终止线的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支架二维数据至少包括上和/或下颌牙齿缺失信息、大连接体形态和卡环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设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对输入的点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变换,通过最大池化层聚合所有点特征,通过结合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得到每个点的标签,得到余留牙齿和牙位识别结果;
其中,特征提取,包括:
将点的局部特征和几何特征与其邻域内点的特征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第一层特征,将点的初始局部特征和几何特征与第一层特征进行级联,对该部分特征再进行特征提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固位网模型的生成,包括:
将所有余留牙包围盒的中心点连接起来,生成牙槽嵴顶线;
将缺牙区域的近远中侧往对侧分别移动预设距离,并保留移动后的所有面片;
将颊侧移动到牙槽嵴顶线往颊侧方向预设距离处,并保留移动后的所有面片;
对移动后的区域生成实体并打孔,最终生成固位网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连接体模型的生成,包括:
扫描数据按照倒凹方向进行放置,将二维支架规划方案图像的中心点与扫描数据包围盒的中心点对齐,将二维支架规划方案图像按比例缩放至与包围盒大小相同或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调整图像使二维图像的牙列弧形形态保持与扫描数据相同或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对支架二维图像的连接区域轮廓均匀采点,并将每个点投影到扫描数据上,得到投影后的所有三维的点;
将所有三维点连接起来,生成连接区域,进而得到连接体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卡环模型的生成,包括:
根据预建立卡环数据库,得到每颗基牙上每种形态卡环的相对位置;
通过支架二维数据,得到某颗基牙上绘制某种形态的卡环,检索卡环数据库中的位置从而生成卡环模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终止线模型的生成,包括:
选择固位网模型与连接体模型相连接的近中点作为终止线的第一端点,然后选择距离固位网模型与连接体相连接区域远中点作为终止线的第二端点;
连接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形成一条折线,将折线均匀采点,并将所有点按照倒凹方向投影到扫描数据上,连接生成新的多条折线,以新的多条折线进行扫掠,生成外终止线;
将外终止线往舌侧方向偏移预设距离,生成内终止线。
8.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支架二维数据和牙列模型扫描数据;
牙位识别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获取的牙列模型扫描数据和预设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得到余留牙齿和牙位;
模型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支架二维数据的解析结果以及得到的余留牙齿和牙位,得到卡环、连接体、固位网和终止线的模型。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模型自动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视医疗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未经维视医疗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36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