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728.5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2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惠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06;B32B37/10;B32B38/00;B32B27/30;B32B27/18;B32B9/02;B32B9/04;B32B9/00;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27/28;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静电 抗菌 效果 服装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棉纤维30~40份、竹炭纤维25~35份、棉纤维30~35份、涤纶纤维20~25份、固色剂5~10份、莫代尔纤维20~25份、海鞘纤维素15~25份、真菌纤维20~35份、聚乙炔纤维15~25份、聚乙烯乙烯醇树脂25~40份、异丙醇5~10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6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软等几个方面的特点,现代制作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著的服装,多选用优质的混纺面料,而纯棉、纯毛、纯丝、纯麻等天然面料因为有着易皱、易变形等天然面料的缺点,已经沦为一般布料,较少作为高档服装用料,混纺面料有着天然面料吸汗透气、柔软舒服的特点,又吸收了化纤面料结实耐穿、垂悬挺括、光泽好颜色鲜亮等优点,每年有大量的高档优质混纺面料被开发出来,有时,穿著纯皮革制作的服装,也是允许的,一般服装面料分为二大系列:梭织面料:主要用于服装的外衣和衬衣针织面料:服装的内衣和运动系列服装,但由于科技的发展,针织布也向厚重、挺括发展,逐渐使针织内衣外化,针织面料梭织做法,成为外衣的补充,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穿着要求也愈来愈高,不再限于是服装的造型,款式,更注重服装的面料是否舒适,是否环保,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棉价上涨导致整个生产链成本增高,生产链的一系列产品不得不涨价,恰恰催生了服装行业面料的新契机,棉花的升级替身玉米纤维、竹纤维、新型植物麻纤维等闪亮登场,这些生物基面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符合消费者乃至全社会对低碳环保的需求,现有的一些服装面料有的舒适性很好,有的防水,耐割等的性能良好,但是现在服装讲究的多功能性,很少有面料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所以现在设计一种服装面料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静电抗菌效果的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棉纤维30~40份、竹炭纤维25~35份、麻纤维30~35份、涤纶纤维20~25份、固色剂5~10份、莫代尔纤维20~25份、海鞘纤维素15~25份、真菌纤维20~35份、聚乙炔纤维15~25份、聚乙烯乙烯醇树脂25~40份、异丙醇5~10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6份。
进一步地,所述真菌纤维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购买的磨菇切成大小均一的块状,然后浸泡于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放置在温度为85~9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2~4h。
(2)然后将步骤(1)中得到的组织块置于事先配置好的0.5~0.8mol·L-1的NaOH溶液中煮沸15~30min,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几次,再放入0.1~0.15mol·L-1的NaOH溶液中静置2~3d,用冰乙酸洗涤中和直至pH=7。
(3)将步骤(2)得到的组织块用纤维解离机在5000~6000r·min-1下碎解5次,得到粗纤维溶液,继续采用高速匀质机进行细纤维化,得到水溶状态的真菌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地,所述固色剂为:
其中(I)(II)(III)的摩尔比为1:1:1。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乙烯乙烯醇树脂、海鞘纤维素、真菌纤维加入到反应釜中,经过预混、挤压、压延,最后拉伸成纤维膜。
S2:将棉纤维、麻纤维和竹炭纤维经过纺丝机双组分纺丝工艺纺成里料纬编丝线,选取莫代尔纤维和涤纶纤维经过纺丝机并条成里料经编丝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惠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惠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