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铜、锰的类普鲁士蓝-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2403.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管少琪;刘锡建;王星妍;王金霞;张子文;曹东苗;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704;A61K47/02;A61K49/08;A61P35/00;B82Y5/00;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普鲁士 二硫化钼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铜、锰的类普鲁士蓝‑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如下:(1)通过共沉淀法合成掺杂铜、锰的类普鲁士蓝CMPB纳米立方体;(2)以CMPB纳米立方体、四硫代钼酸铵、聚乙二醇为原料经过水热反应制得目的产物。本发明制得的掺杂铜、锰的类普鲁士蓝‑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环形结构,为有效将阿霉素(DOX)递送至肿瘤组织提供了空间,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不仅能够集增强型光热、化学动力学治疗手段于一体,实现光热/化学动力学治疗/化疗协同治疗癌症,还可作为MR的造影剂;此外该复合材料对H2O2为可依赖性的降解,可以降低其对生物体的长期毒性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粒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杂铜、锰的类普鲁士蓝-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往往会导致明显的副作用,近年来,许多纳米材料被开发为PTT制剂和CDT制剂,对肿瘤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普鲁士蓝(PB)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一种安全的口服解毒剂。一方面,基于PB结构中的C-Fe2+和N-Fe3+,它具有良好的纵向和横向弛豫速率,在~700nm处具有较高的光学吸收峰。利用Zn2+离子掺杂PB,能够增强其在近红外(NIR)区域的光吸收或转移吸收,表现出良好的光热效应。(Shou,P.;Yu,Z.;Wu,Y.;Feng,Q.;Zhou,B.;Xing,J.;Liu,C.;Tu,J.;Akakuru,O.U.;Ye,Z.;Zhang,X.;Lu,Z.;Zhang,L.;Wu,A.,Zn(2+)Doped UltrasmallPrussian Blue Nanotheranostic Agent for Breast Cancer Photothermal Therapyunder MR Imaging Guidance.Adv Healthc Mater 2020,9(1),e1900948.),但其在近红外照射下的光热性能并不令人满意。另一方面,近红外光照射下,Fe2+和Fe3+之间发生电荷转移,提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而在弱酸性肿瘤微环境中,Fe2+/Fe3+的芬顿反应效率较低,需要较强的酸性条件(pH 3.0-5.0)。相对而言,Cu2+催化的类芬顿反应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效率较高,是Fe2+/Fe3+的160倍多(Ma,B.;Wang,S.;Liu,F.;Zhang,S.;Duan,J.;Li,Z.;Kong,Y.;Sang,Y.;Liu,H.;Bu,W.;Li,L.,Self-Assembled Copper–Amino Acid Nanoparticles for in Situ Glutathione“AND”H2O2 SequentiallyTriggered Chemodynamic Therap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141(2),849-857.)。多金属原子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金属负载能力和结构灵活的活性位点,这为实现更高的催化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潜力。(Liu,J.;Cao,D.;Xu,H.;Cheng,D.,Fromdouble-atom catalysts to single-cluster catalysts:Anew frontier inheterogeneous catalysis.Nano Select 2020,2(2),251-270.)。然而,据我们所知,用于肿瘤CDT的铜掺杂或多原子掺杂PB尚未见报道。此外,要进一步提高PB的光热效应,达到成像引导的协同治疗,仍有很多挑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