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送料用放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1897.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然;吕光准;王军伟;田阔;王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铁源信工业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海诚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纤维 增强 塑性 复合材料 模压 送料用放料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送料用放料结构,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且侧边开设有多个滑动槽;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夹放组件,所述夹放组件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用于夹放物料,所述夹放组件包括安装环、夹持块、偏移块和偏移杆,所述安装环与连接杆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内部开设有环槽,多个所述偏移块等距个连接在环槽内部,所述安装环上表面开设有滑口,所述安装滑槽底部卡设有滑槽,所述夹持块一端与偏移块接触;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转动调节组件转动安装在安装环上方。本发明通过多个角度对物料进行夹持,同时可以对不同体积和形状的物料进行有效夹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送料用放料结构。
背景技术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指在熔融状态下可成为无定形状的材料,可利用模具变成制品,并可再加热熔融而制成另一种形状的制品,重复多次再生使用而其物理机械性能不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它可一次性制成形状十分复杂而尺寸十分精密的制品,生产周期仅需数分钟。由于热塑性塑料经过增强后,性能大为提高,有些机械性能已跨进了金属强度的范围,从而大大扩展了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可以代替金属和木材。热塑性复合材料抗冲击损伤容限高,冲击后残余压缩强度比热固性复合材料大,并且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好的热压缩强度。
在进行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的过程中,需要将固态的材料放置到模具中进行加热塑形,但是由于复合材料在热熔重塑时,形状多为不规则,在送料时不容易进行夹放,容易掉落,降低了送料的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由于复合材料在热熔重塑时,形状多为不规则,在送料时不容易进行夹放,容易掉落,降低了送料的速率,而提出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送料用放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送料用放料结构,包括: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中间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侧边开设有多个滑动槽;
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部;
夹放组件,所述夹放组件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一端,用于夹放物料,所述夹放组件包括安装环、夹持块、偏移块和偏移杆,所述安装环与连接杆一端水平固定连接,且随连接杆上下移动,所述安装环内部开设有环槽,多个所述偏移块等距个连接在环槽内部,所述安装环上表面开设有滑口,所述安装滑槽底部卡设有滑槽,所述偏移杆固定垂直固定连接在夹持块一侧,且一端滑动在滑槽内部,另一端穿出滑口,所述夹持块一端与偏移块接触,且一端通过弹性组件安装在环槽内部;
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转动调节组件转动安装在安装环上方,用于带动偏移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为弧形块,且厚度小于环槽宽度,所述偏移块为弧形,且由靠近夹持块的一侧向远离夹持块的一侧向环槽中心偏移。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弹簧,多个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在夹持块远离偏移块的一侧,所述弹簧一端与夹持块端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组件包括转动齿轮、转动机和调节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通过限位组件转动连接在安装环上表面,且直径与安装环一致,所述转动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杆靠近夹放组件的一端,且输出端竖直向上,所述调节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动机输出端,且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弧槽和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弧槽环状开设在安装环上表面,多个所述限位块等距固定连接在转动齿轮底面,且滑动设置在限位弧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偏移杆一端分别穿出多个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滑口与滑槽形状一致,且均为弧形,所述滑口和滑槽均由靠近弹性组件的一侧向环槽圆心处偏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铁源信工业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海诚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铁源信工业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海诚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1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