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移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195.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游伴奏;俞朝晖;宋玉;游坚强;兰希;董超;韦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165 | 分类号: | B44C1/165;B29D7/01;B32B27/36;B32B27/32;B32B27/06;B32B7/12;B32B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移膜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移膜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载体层、离型层、全息层、光子晶体层和透光层,其中,光子晶体层用于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光。通过设置合理的转移膜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而且在烫印时不会出现发雾和起皮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移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移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转移膜是一种中间载体,存在于转移纸基或塑基等基材之上,承载被印刷或打印的图案,用于转印到被印制的制品(例如包装材料、装饰材料、化妆品等)之上的一层化学弹性膜,其中,全息转移膜由于具有图像清晰逼真、二维和三维空间感强,可以加密,不易被复制和仿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包装、装饰、防伪等领域中,尤其是在防伪包装和装饰材料上。因而传统转移膜在上述领域中逐渐被全息全息转移膜取代。
目前,全息转移膜通过烫印、模内注塑等转移方式将其上的图案转移至制品的表面上。但是,现有的转移方式,无论是热烫还是模内注塑,高温所导致的显色或附着力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申请号为CN202011581063.2的专利提出一种热转移膜及制备方法,该热转移膜包括依次设置的:基膜层、离型模压层、全息层、介质层、彩色印刷层、镀铝层、热熔胶层,其中,采用真空蒸镀法设置厚度均匀且很薄的介质层,该介质层既能够保护全息层不受油墨填充,又能够不遮盖后面彩色印刷层的彩色图文,更不会破坏全息层的图案,提升了热全息转移膜的美感。
虽然该方案能够保证图案的完整性,但其制造工艺很复杂,而且在烫印时,热转移膜中的油墨易出现发雾和起皮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转移膜,以设置合理的转移膜结构来简化制造工艺,并且在烫印时不会出现发雾和起皮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转移膜,包括:
载体层;
离型层,层叠设置在载体层的一侧表面上;
全息层,设置在离型层远离载体层的表面上;
光子晶体层,设置在全息层远离离型层的表面上,该光子晶体层用于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光;
透光层,设置在光子晶体层远离全息层的表面上。
可选的,透光层包括:
镀膜层,设置在光子晶体层远离全息层的表面上;
粘结层,设置在镀膜层远离光子晶体层的表面上。
可选地,光子晶体层中包含多种尺寸的纳米微球聚合物颗粒。
可选地,纳米微球聚合物颗粒的粒径为190nm-800nm。更具体地,纳米微球聚合物颗粒的粒径为190nm-350nm或350nm-800nm。
可选地,纳米微球聚合物颗粒的材质包含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乳酸或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更具体地,纳米微球聚合物颗粒的材质包含聚苯乙烯。
可选地,光子晶体层的厚度为3μm-10μm。更具体地,光子晶体层的厚度为3μm-7μm或7μm-10μm。
和/或,载体层的厚度为12μm-50μm;更具体地,载体层的厚度为12μm-17μm、17μm-30μm或30μm-50μm。
和/或,离型层的厚度为100nm-700nm;更具体地,离型层的厚度为100nm-350nm或350nm-700nm。
和/或,全息层的厚度为0μm-1μm;更具体地,全息层的厚度为0.4μm-0.7μm或0.7μm-1.0μm。
和/或,镀膜层的厚度为镀膜层的厚度为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