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157.1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建;刘海;张光利;张宝云;官志轩;张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00;E21B41/00;E21B47/00;E02D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包括:采用冲击钻机钻设槽孔的主孔;采用抓斗开设槽孔的副孔;当冲击钻机钻进距基岩面第一设定距离时,机组应至少每第二设定距离取样一次,自基岩面起每第三设定距离取样一次;在初步判定基岩面后,每第四设定距离取样一次,确定基岩面的深度。该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的目的是解决防渗墙槽孔的施工过程中因地质结构复杂而导致开挖精准度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渗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渗墙是一种修建在松散透水层或土石坝中起防渗作用的地下连续墙,因其结构可靠、防渗效果好、适应各类地层条件、施工简便以及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土石坝及有防渗压力的基坑处理,大大提高防渗及安全性能。
防渗墙施工过程中,槽孔的开挖分为两期进行,先施工一期槽孔,再施工二期槽孔,并且主孔与副孔的开挖要求也是不同的,同时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槽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渗墙槽孔的施工过程中因地质结构复杂而导致开挖精准度降低。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冲击钻机钻设槽孔的主孔;
采用抓斗开设槽孔的副孔;
当所述冲击钻机钻进距基岩面第一设定距离时,机组应至少每第二设定距离取样一次,自所述基岩面起每第三设定距离取样一次;
在初步判定所述基岩面后,每第四设定距离取样一次,确定所述基岩面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冲击钻机钻设槽孔的主孔,具体为:
各单孔的中心线位置在设计防渗墙中心线上、下游方向的误差小于或等于3cm。
进一步地,所述主及所述副孔的孔斜率均小于或等于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50~10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为40~5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设定距离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设定距离为10~20cm。
进一步地,当实际孔深与设计孔深的差值大于设定值且在钻进过程中取得的岩样与设计相同时,应打复勘孔,根据取芯情况综合判断基岩。
进一步地,所述复勘孔的深度为10~15m。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采用“两钻一抓”法并以“钻凿”法辅助配合的施工,冲击钻和抓斗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通过对于基岩的判定,以确定槽孔的终孔深度,提高了精准度,以保证完成槽孔的开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渗墙槽孔的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