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0026.3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4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布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0 | 分类号: | B27D1/00;B27D5/00;B05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装饰 贴面 胶合板 开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本发明涉及装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具体步骤如下:S1,通过打孔机在胶合板的中端内壁开设出通孔,其通孔直径为2mm~4mm;S2,对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相对端进行清洗,从而将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相对端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保证了整洁度,从而会提高后续的连接稳定性;S3,将清洗后的胶合板和装饰面板放入到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有益效果是:通过避免产生气泡,从而会避免发生开胶的现象,这样不仅会提高木饰面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还会降低成本的投入,以及会避免影响到装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室内装饰是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合理地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门类,又称室内设计,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并与建筑设计、地理,装饰艺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科技材料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进行室内装饰时,一般需要用到木饰面板,而木饰面板是将天然木材或科技木刨切成一定厚度的薄片,黏附于胶合板表面,然后热压而成的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家具表面的装饰材料。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大部分木饰面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容易发生开胶的现象,从而会影响到木饰面板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一般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装饰面板在与胶合板进行粘接时,他们之间存在有气泡。
因此,发明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通过将胶合板的外侧四周与装饰面板的外侧四周进行粘接固定,使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中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过后,将酚醛树脂胶粘剂注入到密封空间中,从而将胶合板与装饰面板进行粘接固定,以解决现有的大部分木饰面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容易发生开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老化装饰贴面胶合板的防开胶加工工艺,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S1,通过打孔机在胶合板的中端内壁开设出通孔,其通孔直径为2mm~4mm;
S2,对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相对端进行清洗,从而将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相对端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保证了整洁度,从而会提高后续的连接稳定性;
S3,将清洗后的胶合板和装饰面板放入到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从而防止因温度过高影响到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使用性能,烘干时间为25min~30min;
S4,将烘干后的胶合板和装饰面板放入到密封箱中,从而防止外界的杂质落入在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相对端上;
S5,在胶合板的外侧四周上涂上酚醛树脂胶粘剂,其中酚醛树脂胶粘剂的涂抹厚度为1mm~2mm,涂抹宽度为8mm~10mm,涂抹后,将装饰面板的背面与胶合板涂有酚醛树脂胶粘剂一面进行对齐贴合;
S6,贴合后,对装饰面板进行挤压,从而防止气孔产生,保证胶层致密,在挤压的同时,将密封箱中的温度上升至40℃~45℃,且维持10min~15min,从而完成第一阶段的热固化,过后,将密封箱中的温度上升至60℃~65℃,且维持10min~15min,从而完成第二阶段的热固化,过后,密封箱中的温度上升至70℃~75℃,且维持20min~24min,从而完成第三阶段的热固化;
S7,当S6中的热固化完成后,对密封箱中的温度进行缓慢降温,从而对胶层进行冷却,以避免或减少产生内应力;
S8,当胶合板的外侧四周通过酚醛树脂胶粘剂与装饰面板的外侧四周进行粘接固定后,胶合板和装饰面板的中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布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布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