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40MPa级冷轧汽车用低成本耐候钢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6859.2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强;胡建旺;方芳;王辉;庞涛;冯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6;C22C38/08;C21D8/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李丹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40 mpa 冷轧 汽车 低成本 耐候钢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冷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340MPa级冷轧汽车用低成本耐候钢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耐候钢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10,Si:0.10~0.45,Mn:0.30~0.60,P:0.06~0.13,S≤0.015,Als:0.010~0.040,Cu:0.2~0.4,Ni:0.1~0.2,Ca:0.001~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重点采用了控制热轧在炉时间、除磷高压水压力、粗轧温度等措施,降低了Cu脆和氧化铁皮的发生几率与程度,提高了钢板表面质量;重点采用了根据成品厚度设计热轧卷取温度和冷轧平整延伸率工艺,保证不同成品厚度的钢板力学性能的统一、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冷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340MPa级冷轧汽车用低成本耐候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世界每年钢产量中有1/6因腐蚀而损耗,我国每年因钢材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耐候钢即耐大气腐蚀钢,是在钢中加入了少量的合金元素,使钢材在锈层和基体之间形成一层约50-100μm厚的致密且与基体金属粘附性好的非晶态尖晶石型氧化物膜,由于这层致密氧化物膜的存在,阻止了大气中的氧和水向钢铁基体渗入,减缓了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钢铁材料的耐大气腐蚀能力。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能力是普通钢的2-8倍,并且使用时间愈长,耐蚀作用愈突出。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对汽车用钢材料耐蚀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很多汽车零部件因汽车结构等影响无法进行涂装的,这类零部件对材料耐蚀性的要求更高。耐候钢依靠自身产生的致密锈层防止基体被外界环境进一步侵蚀,从而达到免涂装的目的。
现有公开的技术中,热轧耐候钢的成分和生产工艺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冷轧耐候钢,特别是用于汽车行业的冷轧耐候钢,其生产制备方法相对较少。
申请号为20191070377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冷轧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冷轧耐候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5~0.08%、Si:0.25~0.40%、Mn:0.25~0.40%、P:0.060~0.100%、S:≤0.020%、Als:0.008~0.030%、Ni:0.12~0.20%、Cu:0.25~0.40%、Cr:0.30~0.50%、N:≤0.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不添加Ti、Nb、B等贵金属合金,通过对热轧、冷轧、连续退火、平整工艺的控制,获得表面质量良好冷轧耐候钢,其屈服强度≥350MPa、抗拉强度≥500MPa、A50延伸率≥30%,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然而,专利添加了较多了Cr、Ni等贵重金属,合金成本高。
申请号为202010769262.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400MPa级高硅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C≤0.12%,Si:1.20~2.00%,Mn≤1.50%,P:0.005~0.030%,S≤0.015%,Cr:0.20~0.80%,Ni:0.10~0.40%,Cu:0.20~0.60%,Als≥0.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高硅耐候钢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高达到8.05~9.16,显著高于6.0,实现了产品优良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可在干燥地区裸露或轻涂装使用,可广泛用于建筑、桥梁施工或车辆制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然而,专利添加了较多了Cr、Ni等贵重金属,合金成本较高,同时高硅的成分设计不利于产品表面质量的控制,产品制备过程中,为了降低硅含量高造成的表面质量影响,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工艺控制,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制备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