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4980.1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赖福长;何勇;吕赞琦;詹乃华;温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晟融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F16/903;G06N20/00;G06N3/02;G06N3/08;G16Y10/05;G16Y20/10;G16Y40/10;G16Y40/20;G16Y40/30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马小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智能 赋能下 智慧 农业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现场数据接收端、数据分组处理端、数据模型匹配端、目标算法选择端、处理结果输出端以及数据反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与多个环境组合传感器无线通信,所述环境组合传感器布局于农业生产现场的多个不同类别的现场环境;
所述数据分组处理端与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通信,对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接收的现场环境数据进行分组处理;
所述数据模型匹配端与所述数据分组处理端与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通信;
当所述数据分组处理端输出的至少一个分组处理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数据模型匹配端基于所述分组处理结果匹配出至少一个目标数据处理模型,并将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的第一现场环境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数据处理模型的第一输入数据;
所述目标算法选择端,基于所述目标数据处理模型针对所述第一输入数据的第一输出数据,确定至少一种目标算法,加载至所述目标数据处理模型中;
将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的第二现场环境数据作为加载所述目标算法后的所述目标数据处理模型的第二输入数据,将对应的第二输出结果通过所述处理结果输出端输出;
所述数据反馈端基于第一输出数据与所述第二输出结果的比对,生成反馈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模型匹配端和/或目标算法选择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不同类别的现场环境对应不同的农作物;
通过所述环境组合传感器获得所述不同类别的农作物所在环境的现场环境数据之后,按照预定的发送顺序,分批将所述现场环境数据发送至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场环境数据具有时间属性,所述时间属性表征所述现场环境数据的采集时间;
所述数据分组处理端按照第一预设周期接收所述现场环境数据,并将同一类别的农作物所在环境的现场环境数据分为一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组处理端输出的至少一个分组处理结果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至少一个分组包含的农作物所在环境的现场环境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和/或时间跨度值满足预设标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现场环境数据为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分组处理结果对应的分组包含的农作物所在环境的现场环境数据;
所述第二现场环境数据为获得所述第一现场环境数据之后,经过多个所述第一预设周期之后,所述现场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农作物所在环境的现场环境数据。
6.如权利要求1-2或4-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数据包括更新所述目标数据处理模型,和/或,更新所述目标算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智慧农业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反馈端计算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与所述第二输出结果的相似度;
若所述相似度低于第一标准值但是大于第二标准值,则更新所述目标算法;
若所述相似度低于第二标准值,则更新所述目标处理模型以及所述目标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晟融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晟融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9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发射端口
- 下一篇:一种生成视频描述的方法